菠蘿山的壯麗景色,單單從山友所拍攝的相片中,已經能感受到它的震撼力。香港雖然有無數富有特色的行山徑和地質公園,但要有如菠蘿山它那種讓人為之驚嘆的山景的地方,確是寥寥可數。在看過很多愛好攝影的朋友拍攝菠蘿山景色的相片後,要到菠蘿山一遊的決定就更堅決了。在這酷熱的天氣下,得好友義不容辭的同遊,終於一償心願。
由屯門市中心出發,坐輕鐵到良景,穿過良景商場和良景邨後,再走到基良小學後方,就會見到上山的小斜路。因為沿路並沒有任何指示牌,我們一開始也不太確定上山入口的位置,都是沿路問問良景邨的街坊,而他們全都非常友善的示意我們上山的方向。當日天氣真的非常好,藍天白雲,沿路還有陣陣涼風,所以雖然炎熱,還是挺舒服的。
何解叫菠蘿山? 看看它的地面立即就有答案。走過上山一段混凝土小路,便會開始進入菠蘿山山路段,路面比較崎嶇不平,主要是沙石路,佈滿大大小小的石頭,較易滑倒,所以行走時亦需格外小心留意。除了黃色沙石外,無意中,更會發現一些紅色地質,又黃又白又紅,吸引極了。
一直向前走,中途並沒有分叉路的,直到看見「此路危險」的警告牌,就要來到菠蘿山最壯觀的一段。第一眼見到這個小峽谷時,心情非常血脈沸騰,走過外國一些擁有幾個山頭,達幾英哩大的國家公園,也從未見過如斯震撼的景象。當你站在它的邊緣時,小峽谷就像有種會把你吸下去的氣勢。不過,請注意,峽谷的形成據知是由於風化所形成,因此峽谷的邊緣不如其他地面的堅固,比較鬆散,有鬆脫的可能,加上有一定的風勢,所以不要走得太近邊緣,安全為上。
走過對面的這條山路因風化及侵蝕的關係,已變得非常狹窄,只有能夠容許一個人走過去的闊度,一不小心,便很容易掉下山谷,大家要多加小心。
走過小峽谷向回望剛才走過的路,如常的山色加上特別的紅色石層,又是另一番景色。
見到另一個「此路危險」的告示牌,便是下山路。上段是較為平坦的沙石路,後段就是混凝土路。下山途中會有一分叉路,左手面向著推填區方向的是龍鼓石灘,右手面一直走就是稔灣路,可以到下白泥。我們選了向下白泥方向走去,結論是,上山、山路段和下山一點也不難,只要小心走就可,反而回程路才覺得腿酸了,因為稔灣路一段是頗長的,要走到下白泥也花了一點時間。
到過菠蘿山,見到它的真面貌,感受到它的壯觀和攝人的魅力後,你真的會深深愛上它的,我對它已念念不忘了。
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