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完工作假期 返港速變ABC?
文:晴報
愈來愈多年輕人參加工作假期計劃,不過不少網民慨嘆,身邊的朋友參加工作假期後,返港後說話中英夾雜、連去尖沙咀也迷路。部分「回流」港青更對香港生活處處不習慣兼諸多挑剔,被網民揶揄為「速成ABC」!
工作假期能為生活帶來多少轉變?有網民直言,朋友參加工作假期一年,回港後不時扮ABC(American-born Chinese),聲稱在尖沙咀會迷路,不習慣香港地鐵是單層,抱怨在香港穿衣不能露出內衣,說話更中英夾雜,例如:「我覺得香港啲rice同water無咁好味囉」、「This restaurant啲light太bright,唔夠warm」等。
國際學校學生 不愛中英夾雜
網民紛紛留言表示有同感,形容不少朋友去完工作假期後變「速成ABC」,吃不慣中餐、說不慣中文、住不慣香港。有網民留言指,部分人即使只去外國交流數月、甚至旅遊一兩星期,回港後也有類似情況。
在國際學校讀中學的姚小姐說,身邊不乏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港人朋友,她自言與本地同學溝通時,盡量不會夾雜英文。又指讀國際學校的港人,說話多數都係全英或全中,甚少中英夾雜。她認為扮「ABC」不限於參加工作假期的人,「部分讀本地學校的朋友反而喜歡這樣,例如常用『you know』為句首,以及誇張地大喊『oh my god』!」她坦言,不明白為何有人將講英文看成較高級。
主動與友分享 澳洲寫意生活
去年曾入圍「澳洲筍工」150強的港人鄭皓霖,2012年參加澳洲工作假期,一年後回港,他坦言澳洲天氣較香港清爽,空氣質素亦較好,生活確實較香港寫意,例如可隨意坐在草地看一個下午書。他坦言,會主動向朋友傾訴回港後的種種不習慣:「如果連分享這些,朋友都覺得你扮嘢,咁就唔算真正朋友,或者本身有問題令朋友討厭。」
但他指參加工作假期後變「ABC」有點誇張:「部分港人去外國亦只看香港電視節目、與華人交往,不太常說英文。即使回來後不習慣,一兩星期便調節到。」他指部分人或想炫耀英文水平,即使未去過工作假期亦會說話中英夾雜,如將參加工作假期的人標籤是不公道。
中英夾雜 人力顧問:顯得英文差
說話中英夾雜未必能顯示英文能力好,有人力資源顧問直言,這樣反而令僱主覺得其中英文水平都不夠。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說:「一句說話中有一個半個英文字可以接受,如果夾雜到半中半英,僱主會覺得你說話斷斷續續,中、英文水平都不夠,也顯得很造作。」
她解釋,港人說話中英夾雜是普遍現象,在外國生活過的人,回流後未能即時適應說中文亦可理解,但他們一般會以全英語表達,不會在句中夾雜幾個英文單字。她認為,若公司的同事較多有外國背景,說話中英夾雜問題不大,但在本地或中資公司任職則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