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最想買樓 30歲實現磚頭夢有法
文:晴報
早前有調查發現,大部分八、九十後也有儲蓄習慣,並非「月光族」,且他們最想實現的是「買樓」。有專家建議,八九十後如要投資,宜先花一兩年時間「儲彈藥」,至少擁有五萬元的「閒錢」,才較有機會在30歲前置業。
康宏金融早前公布最新民調結果,發現三十歲以下的受訪者中,兩成半視「買樓」為人生目標、一成半渴望進修或擁有高學歷、超過一成最想實現「環遊世界夢」。超過八成有儲蓄習慣,但沒有投資習慣。有八十後表示,認為投資不是「圓夢」的良法。
90 後陳小姐是售貨員,月入 $9,000,每月將 3 成收入存入銀行儲蓄。她表示,自己的人生目標是置業,「小時候家人說,長大後第一個人生目標應是置業」。她認為「買磚頭」相對「買股票」穩定。她沒有信心在 30 歲「上車」,但會繼續以儲蓄形式儲「首期」直至 30 歲時,再作打算。
年輕人儲彈藥 可考慮iBond
另一位 80 後的劉小姐,經營網上購物店。她平均月入五位數字,其中五成投資股票。她表示想在 30 歲前「儲到首期,買樓」。她有信心達成目標,但認為投資股票的幫助不大,「我是買大公司股票為主,如銀行股或港燈,都是為了收息」。
對於八九十後有儲蓄習慣,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有儲錢好過沒儲錢」。就上述劉小姐案例,他指股票平均要長放五年才見果效,而且入股「時機很重要」。若年輕人計劃三十歲前置業,他建議先「儲至少五萬元的彈藥」才計劃投資,或可購入政府債券如iBond。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如沒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單靠儲蓄儲「首期」也不是壞事,但先決條件是工作前景是可觀及穩定地「加人工」。他表示,「銀行按揭是薪金的一半,按照現時息率,一萬人工最多可借二十多萬」,所以薪金月入一萬又想買私樓,基本上是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