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買魚遭拮傷 染「食肉菌」險截肢! 一文看清病徵/高危患者/預防方法

文: U Magazine
2022.07.05

近日本港發生食肉菌感染個案,有市民到街市魚檔買魚時不慎被魚刺傷,手背小如針孔的傷口,數小時後開始紅腫發麻,求醫後 3 度開刀切開手臂清菌才保得住隻手,黑白照片雖經處理,仍然觸目驚心!事件再次引起大家對恐怖食肉菌的關注,以下一文睇清其病徵、潛伏期、高危群組及預防方法。

食肉菌感染即壞死性筋膜炎,可由多於一種細菌引致,包括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克雷伯桿菌屬、梭菌屬、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和嗜水氣單胞菌,當中甲類鏈球菌是最常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細菌。

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軟組織及筋膜的嚴重細菌感染,細菌通常透過皮膚中的傷口進入身體,也可以由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海鮮而感染。感染沿著筋膜的平面擴散,並破壞身體組織,嚴重可致命,病死率在香港大約是百分之三十。

病徵
衛生防護中心網頁顯示,患者病徵包括肢體疼痛,發燒、發冷、疲倦和嘔吐,受感染的皮膚會發熱、紅腫,患處可能會有潰瘍、水疱或黑點,一般於發生損傷後數小時出現,疼痛程度比可見的皮膚損傷嚴重,症狀亦會快速擴散。

患者手背傷口起初如針孔般細,數小時後開始紅腫發麻。

最後要 3 度開刀切開手臂才能清除食肉菌,好恐怖!

高危群組
1.經常處理或直接接觸生的海鮮的人士
2.患有肝病、癌症、糖尿病、地中海貧血、免疫系統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士
3.服用降低胃酸水平藥物或最近接受胃部手術的人士

治理方法 
立即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殺死細菌。為阻止感染擴散,患者或需接受外科手術,例如清除壞死組織或截肢,甚至接受深切治療。

預防3大貼士 
1.正確護理傷口
盡快清潔傷口,並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傷口直至癒合。即使是輕微或沒有感染的傷口也應該立即治理。觸摸傷口前後須潔淨雙手。避免傷口接觸海水或生的海產。如出現感染症狀,例如持續皮膚紅腫及痛楚等,應盡早求診。

2.妥善處理食物
前往街市時,避免皮膚接觸污水,留意海產的尖刺部份,如魚鰭、蝦頭和蟹等以免被刺傷。在處理生的貝殼類海產或其他海鮮時,應戴上保護手套。徹底煮熟海產,特別是蠔、蜆及青口等貝殼類海產,應煮至貝殼打開。妥善將熟食和生的海產分開處理,以免交叉污染。

3.保持良好個人衞生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 20 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 70 至 80% 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text/zuki
source/衛生防護中心
photo/TVB USA Official Youtube 頻道截圖、經濟日報圖片庫

========
同場加映
【蝸居睇樓團】土瓜灣納米樓變身屋主珍藏展示屋+建閣樓變工作空間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出Post賺現金賞】《社群》助您發展創作者事業↓

↓透過發佈帖文賺取收入!立即參加!↓

↓透過發佈帖文賺取收入!立即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