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洲塘位於船灣郊野公園的東北岸,被吉澳、娥眉洲和往灣洲包圍,所以水域內風平浪靜。跟著印洲塘郊遊徑走一圈,不但可置身印洲塘的美景,更能一次遊歷地質、生態、古村和客家文化。
客家人的後花園
印洲塘郊遊徑的起點在烏蛟騰,舊時又稱作「烏龜田」,傳聞當年客家人耕種時,經常見到烏龜出沒。後來有人嫌「烏龜田」的名字俗氣,當地便以「蛟」代「龜」改名為烏蛟騰,有「騰蛟起鳳」之意。烏龜和烏龜田早就隱沒於歷史之中,客家人村落也不似從前興旺,只留下溪澗叢林依然如故,吸引蝴蝶和蜻蜓在這裡棲息,更會不時發現罕有品種。
烏蛟騰一帶水資源十分豐富,有流水淙淙的小溪,是夏天觀賞蜻蜓的好地方。
烏蛟騰至今仍有不少村民居住,更會製作雞屎藤、鹹花生等客家風味茶粿和小食。
粉紅色奇幻海岸
走至三椏涌海岸,這裡可以一覽印洲塘海岸公園水域及圍繞的島嶼,不遠處有一片紅樹林,近岸更有奇特的赤色岩層海岸。原來這裡的砂岩鐵質含量極高,加上岩層形成時遇上高溫加強氧化效果,使岩石變成了一片粉紅色,在一片藍藍綠綠的山水之中,更顯特別。
除三椏涌外,荔枝窩亦有粉紅色的砂岩。
荔枝窩的古客家村保留得非常完整,假日還有村民在這裡賣山水豆腐花、茶粿和糖水等美食。
400年歷史古客家村
不少客家村都因為居民往城市遷移而一一荒廢,偏偏有超過400年歷史的荔枝窩卻保存完好,都是多得村民堅持每年祭祖時整修村落,甚至在村口修築新的牌坊,才不致淪為其中一個淹沒在山野草木間的廢村。除了古村、海灣,紅樹林,村後還有一片風水林,包括一棵巨型如張開五指的老樟樹,只可惜其中一指在日佔時期被日軍砍掉,但老樹氣勢依然不減。
荔枝窩村入口的牌坊。
沿岸的紅樹林有不少泥灘生物與雀鳥在這裡休息和覓食。
荔枝窩有兩座相連的廟宇──協天宮與鶴山寺,皆屬三級歷史建築,廟前廣場是村民十年一次回村「打醮」的地點。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活動資訊
- 地址 印洲塘郊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