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館形容油街實現,總有點怪怪的,因為這裡太自由,太多事情可以做,太多藝術活動正在發生。自今年5月新空間開放後,展覽與空間更強調生活和社區互動。重新唸一次她的英文名字「Oi!」,對,就是這種呼朋喚友的特質,讓這裡不一樣。
在油街森林飼養一條鯨魚
「在高樓林立的北角區,油街實現就是一座城市中的『藝術綠洲』。」油街實現館長鍾婉嫻(Joan)如此形容這個藝術空間。綠洲不只是比喻,這裡自2019年進行擴建,新增逾3,000平方米的戶外空間,延續了舊有空間內種植的一片草地與植物,每個角落都能找到綠意,館方更進一步借助這綠意來探索自然與非自然的邊界。
新增的「油街陽台」有一座L形大型LED屏幕,正展出兩組作品,包括由韓國藝術團隊d'strict創作的3D數碼展覽「新域混影」,以翻騰的《海浪》和變成巨型塗鴉畫布的深海《鯨魚》,呼應1930年代填海前,油街曾位處海岸的地理歷史。
吳子昆表示:「以往這類裝置只應用於廣告領域,香港沒有很多藝術家有機會應用這樣的載體。」
「雖然他們抽取了海浪的動態,卻完全是虛擬影像,市民坐在陸地觀賞海浪,是非常有趣的體驗。」吳子昆說。他是另一組作品「數碼繆思」的客席策展人兼藝術家。他和五位藝術家透過這塊LED屏幕進行不同的嘗試,以意想不到的角度發掘更多可能。譬如余家進放棄數碼形式,搭建了一個小型佈景裝置,再以類似特攝片的方式拍攝作品,有如在油街打開了一個通往異世界的洞穴;梁嘉賢以水墨工筆人物動畫,讓傳統國畫獨有的空間感,與現代裸眼3D的透視形成有趣的對話。吳子昆則用上3D遊戲機引擎,以感應裝置捕捉現場的陽光角度、風雨狀態,再實時呈現在一座虛擬溫室中, 在虛實之間搭建一條似乎可感可見的橋樑。
余家進製作了有如特攝片的作品,日夜觀賞都有不同趣味。
一片共享的藝術社區空間
油街實現前身為1908年啟用的香港遊艇會會所,經歷填海後,曾先後用作宿舍與考古貯存倉庫,2013年正式成為公共藝術空間。今年5月完成擴建後,油街實現面積增加了超過一倍,新區域採取開放形式,建築物背面的空間亦擴展成行人通道,讓這裡變成更四通八達的社區空間。
油街背後擴展出寬闊的行人道,讓藝術空間真正融入社區。
Joan表示:「這裡沒有門檻,大家可隨時駐足、踏進小草地,稍作休息,甚至放空,自由地享用這片空間。」躲進「油街涼亭」,一邊乘涼,一邊欣賞「油街花園」帶日式禪意的氣息,有時又變身成大型戶外作品的展出場地。你不必刻意抱著「參觀藝術館」的心態,藝術卻已經在身邊,像旁邊的一片龍柏樹林,其實是美國建築團隊Diller Scofidio + Renfro創作的「賞森.悅木」,其中有龍柏樹以傾斜10度種植在地底的大型轉盤內,並在指定時間旋轉,以「非自然的自然」製造光線與陰影的交錯,以藝術為生活創造驚喜。
Joan身後三棵龍柏樹都種植在轉盤上,定時自轉,帶來不一樣的影子。
新落成、以水泥和玻璃為主調的「油街玻璃屋」,不僅可俯瞰油街實現新舊空間,更成為這裡另一座重要的多用途展示空間。玻璃屋上層正舉行「貳零貳貳同學會」展覽,展出由策展伙伴葉長安、陳韻淇,連同十二位藝術家及創意單位合作的項目,發掘藝術在社區空間內的多元和可能性。英文名更直接—— Our Living Library,入口有索引卡以尋找展品資訊及百多本由不同背景人士分享的書籍,觀眾又可以填寫會員證入會,在地下的「士多」借用玩具到戶外自由發揮創意。
紅磚建築群為二級歷史建築,前面是建築工作室napp studio設計的藝術座椅《連里枝》。
「貳零貳貳同學會」無疑就是油街的九型人格標籤,正如Joan所說,「希望這個空間為市民帶來點點清新,透過各種類型的藝術形式與心思,給大家品味日常生活的趣味。」
館長帶我們遊走一圈,發現不同的藝術正在發生——紅磚屋「油街倉庫」內有駐場藝術家傅至雅和曲淵澈在地考察和創作的作品;一旁的「油街廚房」能找到各式活動與工作坊;轉角是吳嘉敏的大型壁畫,還有室外以花果種植連結人與土地和環境,給參觀者一步一驚喜。
「油街玻璃屋」上層正舉行「貳零貳貳同學會」展覽,下層則有「士多」借用玩具。
油街實現
地址:香港北角油街 12 號
開放時間:2pm-8pm(星期一);10am-8pm(星期二至日)
網站:www.lcsd.gov.hk/CE/Museum/APO/zh_TW/web/apo/oi.html
(資料由油街實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