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故宮博物館新展覽!法國百年時尚服飾與珠寶珍藏 近400件精美服裝!

文: 鄺梓晴
2024.06.26

故宮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是次「法國百年時尚」展覽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由6月26日至10月14日於亞洲首次展出!展覽涵蓋近 400件十八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華麗精美的法國服裝及配飾等等,展現服飾如何塑造身體形態及體現身份地位,彰顯文化交流對法國時尚之影響。

日「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按時序回顧1770至1910年代法國男女服飾歷史,共五個單元分別展出各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飾,闡釋社會、文化和技術因素如何影響時裝潮流演進,展覽以十八世紀法國宮廷的奢華禮服、瑰麗珠寶及配飾開場。另外是次展覽更注入了跨領域元素,邀得莫文蔚特別錄製「星」音導賞。語音導賞設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三種語言,帶領觀眾了解法國時尚百年來的演變。在三個半月的展期內,觀眾可以透過館內語音導賞設備或自備智能手機及耳機現場收聽,也可以於博物館網站重溫。

 

展品中一件十八世紀男性貴族所穿的室內外套,採用法國絲綢面料,紋樣卻受中國絲綢啟發,體現中法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其他部分展品的設計,則參考了印度、日本和英國的服飾風格。

展覽單元

展覽分為五個單元:絢麗宮廷(1770-1790年)、理性與感性(1810-1830年)、傳統與創新(1850-1860年)、雍容華貴(1880年)、美好年代(1890-1910年)。

單元一 - 絢麗宮廷(1770-1790年)

十八世紀宮廷男女穿戴的服飾,展現各自的等級和地位。宮廷男裝上有大量由匠心獨具的設計師和刺繡師製作的刺繡裝飾。至於當時流行的女裝,通常是柔和淺淡的粉彩色,飾有蕾絲、絲帶,甚至花卉。

 

單元二 - 理性與感性(1810-1830年)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帶來了審美取向的變革,服飾風格趨向低調樸素,與之前富麗堂皇的宮廷服裝形成強烈對比。然而,拿破崙在稱帝後,不再使用樸素的布料,而是恢復了華麗的宮廷服裝——尤其是「法式三件套男禮服」,令處於困境的紡織業得以復甦。富於誇飾的泡泡袖、緊身胸衣塑造的細腰,以及具有表現力的長裙,營造出當時時尚女性典型的身形輪廓。

 

同場加映:【著數慳家王】最新影片

 

單元三 - 傳統與創新(1850-1860年)

1850 年代的繁華盛世,得力於第二帝國(1852-1870 年)的經濟繁榮,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曾舉辦多項奢華的慶典活動,其1853年的婚禮,盡顯宮廷傳統典禮之氣派,新的百貨公司與購物街接連開業,讓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有更多機會接觸時尚服飾,裙撐熱潮由法國延伸到英國,乃至整個歐洲。

 

單元四- 雍容華貴(1880年)

1860 至 1880 年間,法國對外貿易激增,奢侈品市場興旺。對時裝的巨大需求來自上流社會女性。依照十九世紀晚期的禮儀,她們每天需要數次更換服裝和配飾,來配合不同的社交活動。1880年代,裙襯是塑造女性身形輪廓的必備內衣,繫於腰間裙裝的後方。

單元五 - 美好年代(1890-1910年)

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鐵路網絡不斷擴展以及其他技術的發展,催生了社會變化。「新藝術風格」的流線型裝飾紋樣為城市景觀注入了活力。時尚女性身着飄逸的絲綢連身裙,凸顯她們婀娜多姿的身段。她們佩戴的珠寶設計靈感往往源於大自然。人們開始擺脫傳統規範的東縛,男士在白天會穿三件套禮服,在晚上則着燕尾服。女性社會地位的變化,亦體現在其衣着打扮上。襯衫、裙子和夾克因便於現代的生活方式,成為新女性之選。

 

故宮博物館新展覽︱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

地點︰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香港故宮博物館9號展廳
展覽日期︰2024年6月26日至10月14日
門票︰

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2024年6月26日 - 2024年10月14日
  • 地點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社群送禮】ON: THE BODY 植物萃取潔膚露↓

↓維持水油平衡/雙重呵護肌膚!↓

↓維持水油平衡/雙重呵護肌膚!↓

↓【限時搶⚡】味道研究所拿坡里薄餅味Shake Shake粉🍕↓

↓ 想幾時食到薄餅味,拎起一Shake,即時食到!↓

↓ 想幾時食到薄餅味,拎起一Shake,即時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