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2025|元朗大橋街市燈籠街專訪!千盞手紮燈籠 母子檔守護傳統匠心

文: 陳紀霖
7小時前

踏入元朗大橋街市的「燈籠街」,這裡沒有華麗的商場裝潢,只有滿街高懸、爭奇鬥豔的上千盞手工燈籠,每一盞都承載著傳統溫度與現代的巧思。U Magazine編輯特意前往訪問,在燈海之中,一探這對堅守傳統卻敢於創新的母子檔。老闆娘手紮燈籠數十年,守護著這份家族事業的根基;而她的兒子蔡國豪,則是一位結合設計專業的「造夢者」。到底是什麼樣的熱情,讓這對母子檔能跨越世代,將這份傳統手藝玩出新花樣,甚至吸引遠在加拿大的顧客年年專程回港選購?

母子檔手紮燈籠 兒子出身設計曾耗時三年研發新款

漫步在大橋街市的燈籠街上,映入眼簾的是造型各異的燈籠世界。我們下午走入一檔傳統燈籠檔口,訪問了格外忙碌的老閣娘 黃健娣女士,「冠香行」由1984年創立,她已手紮燈籠數十年,守護著這份家族事業的根基。當被問到今年製作了多少盞花燈,她指著滿街燈海說道:「這裡掛了上千盞燈籠吧,實際數不清了。」這些造型各異的燈籠全由兒子設計,從飛龍、鯨魚、青蛙到今年新推出的熊貓,每款都是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她特別展示兒子耗時三年研發的南瓜車燈籠,「輪子轉起來像開花一樣,小朋友最喜歡」。

 

老闆娘直言手工製作燈籠並不輕鬆:「一定是辛苦的!」但全家對燈籠的熱情驅使著他們堅持下去。「我先生以前做花炮,孩子從小在旁邊幫忙,無形中傳承了這門手藝,現在兒子一心想要做出讓小朋友開心的燈籠。」兒子蔡國浩長大後,結合自身設計專業,上網搜集資料、親自繪製設計圖,雖然手工製作相當耗時,但老闆娘堅定表示:「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份傳承兩代人的匠心,讓每盞燈籠都承載著家族的溫度與堅持。

 

 

老闆娘強調:做燈籠最緊要安全

「做燈籠最重要的是安全。」老闆娘強調所有鐵絲接口都經過細心處理,確保不會刮傷孩子。她拿起青蛙燈籠詳細解釋:「一隻腳掌就需要多根鐵絲支撐,嘴唇部位採用雙層布料縫合,製作難度相當高。」更特別的是,他們在青蛙腳部安裝彈簧裝置,讓燈籠可以在桌面上彈跳,增加玩耍樂趣。所有鐵絲接口都經過圓形收口處理,確保不會傷及兒童,展現對安全的重視。雙層布料縫合更需要精湛技藝。

 

分享熱賣秘訣:創新與手工同樣重要

「我們有現代燈籠,也有傳統玻璃紙燈籠。」老闆娘開心地逐一細數店內各式燈籠,「功夫都在細節裡,玻璃紙要紮得漂亮,設計要吸引人,手工更要到位」。她又指從前只做傳統兔子燈籠,由於時代轉變,她也跟著流行元素與孩子的喜好轉而創作出暢銷的「太空船燈籠」,她提著它補充:「就像這款新設計,我們要求每個細節都要完美,如果手工不好,再好的物料(布料)也做不出理想效果。」老闆娘自豪地介紹作品,以及自己已製作多年燈籠的巧手與技術。

 

有市民從外地返港 專程買燈籠過節

現場人潮絡繹不絕,有不少街坊、遊客都慕名前往。陳太的孩子緊握兔子燈籠愛不釋手。從外地返港的陳女士專程來買蓮花燈籠:「在國外最想念這種傳統節日氛圍,這裡很吸引人。」常客梁女士年年來拍照紀錄:「這些燈籠一年比一年精彩,今年運用了多種不同布料,色彩更加豐富,值得專程來欣賞。」更令人感動的是,有遠在加拿大的顧客每年專程回港選購,甚至提前在網路上預訂,深怕錯過心儀款式。

 

鳴謝:冠香行老闆娘 黃健娣女士;受訪街坊陳太、陳女士、梁女士

文、圖:HK港生活

活動資訊

↓請您去👻香港首個萬聖節音樂嘉年華《SPOOKY Halloween🎃》↓

↓攤位遊戲/特色市集/國際巨星與本地歌手聯衝擊詭魅舞台↓

↓攤位遊戲/特色市集/國際巨星與本地歌手聯衝擊詭魅舞台↓

↓【限時搶⚡】激賞卡樂B熱浪香辣味蝦片 ↓

↓ 熱浪香辣味+金黃鬆脆蝦片 ↓

↓ 熱浪香辣味+金黃鬆脆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