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今日(24日)向立法會提交報告,說明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的試行情況,當中透露公屋或私人住宅及「三無大廈」的指定袋使用率偏低,不少清潔工反映措施導致工作量大增,有4名前線清潔工甚至表示垃圾徵費一旦實施,將不再從事有關行業。
前線清潔工反映垃圾徵費4大問題
環保署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報告,發現各類處所使用指定袋比率參差,其中以院舍、政府大樓及食肆使用比率較高,商場與公屋及私人住宅使用率分別僅約70%及20至56%,「三無大廈」更低至20%。報告指出,大部分受訪清潔工認為另外處理未用指定袋包好的違規垃圾會導致工作量大增,工作非常辛勞。有人就擔心法例實施後會與居民就垃圾問題引起糾紛,甚至誤墮法網,綜合問題包括以下4點:
1.大部分表示實行垃圾收費有難度,工作量及時間增加、工作變得複雜和改變工作流程帶來不便,同時需要很長時間了解和適應。
2.應加強宣傳教育市民減廢及正確回收,減少需「執手尾」的額外工作及避免與商戶或住戶爭拗。
3.分辨違規垃圾方面,清潔員工可以從垃圾袋的顏色分辨,但要確認大型垃圾已貼上指定標籤會有困難。
4.有清潔工表示垃圾收費實施後不會再從事清潔行業。
署方在先行先試期間訪問13名清潔工,包括2名「三無大廈」的臨時清潔工,當中有2人表示如垃圾徵費實施將不會再從事清潔行業;有清潔工表示,實行垃圾徵費後要用多1倍時間處理日常工序,有人明言已「頂唔順」;另外有10名院舍清潔工及15名商場清潔工受訪,分別各有1人表示垃圾徵費實施後不再從事清潔行業;有36名政府合署清潔工受訪,所有清潔員均表示不認為措施會令工作變複雜,亦不覺會帶來額外工作量。
清潔工逐層「摷垃圾」免違規
作為今次「先行先試」計劃少數公共屋邨之一,柴灣連翠邨物業管理董事總經理潘建良日前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指,計劃實行約1個半月後仍只有約20%住戶有使用指定袋,其餘大部分人仍使用舊式普通白色膠袋。他指無論未有使用指定袋的人數多與少,清潔工都需要逐次將垃圾揀出,再以大型指定袋「包底」,對清潔工帶來大量額外工作量。
部分人未用指定袋 變相懲罰「乖住戶」
他又指在垃圾量較多日子,物管公司需從鄰近大廈調查人手將垃圾分類。他指最令物管公司頭痛的是有住戶「為求生計」而不使用指定袋,甚至將裝有垃圾的白色膠袋隨處丟棄,清潔工發現後需用指定袋包裹,當中產生的費用要由物管公司承擔,如情況發生在私人住宅就等同由「乖的業主」去補貼「不太適應的業主」。
綜合經驗,潘建良認為政府應再考慮應否在8月於公屋落實垃圾徵費措施;即使如期推行,政府都應該向物管公司清楚說明相關支出及費用責任,例如是採用「包底」抑或「實報實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