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中伏|老夫婦裝修公屋 師傅失蹤工程爛尾 痛失$9萬養老金寢食難安

文: 程家健
2024.06.20

裝修「爛尾」事件不時發生。一名港女發文苦訴,兩老最近花費9.6萬元裝修公屋單位,然而師傅在完成工程項目前已要求找尾數,被拒絕後即停工失蹤,使工程「爛尾」。事主怒斥對方呃血汗錢,嘆父母被騙去養老金後寢食難安,傷心不已。

同場加映:

管家王|噴殺蟲水滅蝨越滅越多蝨 6大網傳方法拆解2種零效用 

女事主今日(20日)在Facebook群組「公屋討論區」發帖,表示最近為居住公屋的父母裝修單位,經母親友人介紹聘用一名師傅,該友人本身在該公司做雜工,「佢覺得老闆幾好人」。

事主指整個裝修工程費用為13.9萬元,兩老已支付9.6萬元,但師傳只完成了水電工程,家具還有3分之2未到,便要求他們支付第三期的款項,聲稱「冇錢畀家具公司」。對此,事主明言會按照合約,在家具到齊後才付款,對方則反駁已完成油漆部分,只欠櫃未到。事主則指如這部分「爛尾」,即全屋裝修「爛尾」,要求師傅退還所有款項,雙方爭持不下,隨後師傅未有再回覆訊息或接聽來電,事主嘗試聯絡設計師亦不果,原本說好的5月28日完工最後並無兌現。

兩老被騙9.6萬元養老金

事主透露該師傅也欠母親女友人2萬元薪金,加上她發現老闆另一間屋同樣「爛尾」,特意打電話提醒她們要小心,無奈她們已支付9.6萬元裝修費用,感嘆「一切都太遲,第一次裝修,冇經驗」,

「呢個騙子呃咗我爸媽辛苦儲嚟裝修公屋的9萬幾蚊養老錢,老人家好傷心,唔食唔瞓。血汗錢都呃,真係正XX!其實對我哋普通家庭嚟講,真係唔係小數目。我都唔求要捉人封舖,但求佢完成間屋。」

事主表示在昨日(19日)已報警,但警方建議她轉向海關舉報,她決定在社交群組公開事件警世,「各位都小心唔好受佢騙。我發上Facebook就係想博下,有冇人認識佢、知道佢喺邊。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出去,等大家認住佢,辛苦打工儲的錢,唔好畀機會佢再呃到走」。

網民建議處理方法

帖文引起網民討論,有網民指裝修最好還是找相熟朋友或公司,建議事主留下證據再報警和向消委會求助,甚或找區議員和律師處理。有網民則質疑母親友人都是同黨,亦有人認為裝修「爛尾」是事主自找。

報價單2大收費陷阱

1. 後加費用

「裝修學院」校長鄧世民(Simon)曾表示,報價單上通常都會有後加費用的項目,亦是最容易誤中的收費陷阱。以電掣位為例,報價單上的電掣數量一欄通常都會寫「待定」或「後數」,實際上每間公司的計算標準都不同,有機會13A電掣位計一個,但20A電掣位就要計兩個,路線又可能另計,至於電燈、排燈等計算方法就更為複雜;如果報價單上沒列明計算標準,雙方就可能會有爭拗,不良的公司更有機會坐地起價,最終業主也只能「硬食」,令裝修開支超出預算,更有甚者令工程爛尾。

預防方法:

Simon建議,戶主可提出要求參觀裝修公司其他的完工單位,或者請對方上自己的單位,當面計算一次所有電掣位,以免日後產生爭拗。又以訂傢俬為例,戶主參觀完工單位時,可以問該件傢俬的最終造價和最初報價的差距,從而粗略估計裝修公司的附加費。

2. 分期付款

一般而言,裝修工程都會分4至5期付款,Simon指不少人都比較關心每期的付款金額,不過付款的時間比起金額更為重要。他指,有部分公司訂明完成某個單一項目後就要收其中一期的款項,例如間牆後就要收第三期款項,不良的裝修公司就會先做間牆以圖盡快收取款錢,之後的工程就「施字訣」,令工程爛尾的機會大增,令業主缺乏保障。

預防方法:

他表示,分期付款時間應該按工程進度而定,最好約定完成整個類別的工程之後,例如整個泥水項目完成後付款,以確保裝修公司「有貨交」。

簽單前寫好3大自保條款

Simon強調條款相當重要,因一旦業主和裝修公司之間有分歧,都需要透過單上的條款解決,因此業主簽單前必須看清楚條款細則,以保障自己。

睇裝修報價單35大必問問題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社群送禮】ON: THE BODY 植物萃取潔膚露↓

↓維持水油平衡/雙重呵護肌膚!↓

↓維持水油平衡/雙重呵護肌膚!↓

↓【夏日密密賞☀️】小魚兒海鮮盛宴😍 ↓

↓ 烤魚二人餐 / 龍蝦二人餐 / 炭火風味烤凌波魚 / 澳洲龍蝦!↓

↓ 烤魚二人餐 / 龍蝦二人餐 / 炭火風味烤凌波魚 / 澳洲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