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樓經精心翻新也可以煥然一新。HOY TV節目《香港奇則3》參觀一間360呎、樓齡30多年的單位,雖然整體格局方正,但廚房及廁所卻偏細、偏廳實用性,至於眼鏡房令客廳顯得侷促。設計師將所有空間都重新規劃,令廚廁及睡房都通通變大,但不會削弱客廳的空間感;同時又特意將全屋牆身都經圍身修飾,原來此做法有3大好處。
同場加映:
管家王|港男出世即被收養 尋親3年悉生母癌逝 冀領回沙嶺骨灰上位盡孝
是次單位為80年代舊式單棟洋樓,屋主為一對母子,已居住約20年,隨著兒子長大及媽媽日漸年老,兩人生活習慣和空間需要都有所不同,決定將住所大翻新。設計師Alfred Ho指,該單位實用面積為360呎,原則有兩間房及一個偏廳,而令廚房及廁所都偏細,使用上不太方便,所以重新設計時需要釋放位置擴大這兩個地方。
梗廚變開放式 島櫃藏餐枱
大門口的左邊原本為梗廚,空間又窄又細,只能容納一個人,而且只有一個枱面,僅夠擺放煮食爐和鋅盆,備餐空間不足。翻新後,廚房的牆身被拆除改式開放式,走動位置大增,還加設一個島櫃延伸到客廳,彌補備餐空間不足的缺點。
原本的廚房收納空間不多,所以設計師也特意加造一組吊櫃儲物,同時可隱藏抽油煙機,令廚房更加美觀。此外,牆身雖然有雲石紋又看似瓷磚,但實際上是採用防火膠板,阻燃性及耐燃度都比一般物料高,甚至不會燃燒,保障煮食時的安全。至於洗衣機則放下島櫃下面,而雪櫃則隱藏在大門右剛的高身鞋櫃,達到視覺統一的感覺。
為了節省空間,單位並無擺放獨立餐枱,但只要拉開島櫃的櫃板並固定位置,就能變成一張餐枱,供招待親友時使用。
浴室拉長變大 偏廳變媽媽房
原則的偏廳實用性低而且難放傢俬,至於廁所則過於細小,所以新設計將廁所收窄及拉長,一來令裡面面積變大,二來也可以擴大偏廳改成媽媽的睡房。媽媽房足夠擺放一張單人床,同時又可以擺放一個到頂衣櫃及一個儲物櫃。
1招改造牆身更易打理
另一方面,全屋除了天花採用乳膠漆飾面之外,其他牆身都選用護牆板圍身,就連廁所門及媽媽房的房門也造成暗門,好處就是令視覺上更統一,同時能把單位內彎曲不平的牆身拉直,擺放傢俬時更簡單方便,不需要造太多修口;另外護牆板比乳膠漆更易打理,只需要用濕布就能抹走污漬,而且能夠防刮花,更耐用。
眼鏡房二合為一
原則的眼鏡房打通成為兒子的房間,房門則採用雙趟門,打開後將客廳延伸至大房,令視覺效果更大、更闊。另外,由於房門的橫樑比較礙眼,所以設計師在上方加上燈槽作修飾,並且加闊橫樑造櫃,同時兼顧實用性及美觀度。
房內空間非常寬敞,裡面位置一半為書房,另一半則是睡眠區,由於三面牆都有窗,所以採光度十分充足;至於儲物空間也相當多,除了衣櫃之外,其中一面牆有一排櫃,床下也造了地台。房間主人大部分時間都留在房內,故裡面的傢俬採用深色,突顯其個人風格,與外面的淺大地色色調作區分,顯示出兩母子各有私人空間。
整個裝修工程費用約48萬元,共花3個半月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