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使用方便,優惠又多,但使用上仍有不少風險,分分鐘令人債台高築!最近Hoy TV節目《一線搜查》報道了一宗有關信用卡被盜用的個案,市民關小姐(化名)的信用卡在短短兩個月內兩度被人盜用,涉及金額分別為60多美元及9萬多日元。關小姐在發現異常後,已立即聯繫信用卡中心求助,卻仍然無法阻止交易,無辜孭債之餘,發卡機構更要求她自行承擔這這項費用?
港女信用卡2個月內接連被盜用
早前《一線搜查》接獲市民關小姐(化名)的投訴,指其信用卡在短短兩個月內,竟被人兩度盜用,被盜用金額超過5000港幣元。關小姐表示,兩次同樣在她身處香港時發生,當她發現後已馬上致電發卡機構求助,但仍被告知無法即時阻止交易...
發卡機構處理方式有問題?關小姐:完全幫唔到我
關小姐表示該張信用卡多數用作訂酒店、增值八達通,平時她亦會十分小心,幾乎從未點擊過可疑連結。但信用卡被盜用事件卻接連發生,最令她不滿的是,發卡機構竟要求她自行承擔訴訟費用,若是敗訴,她不但要承擔該筆被盜用的款項,而且還要負擔數千元的訴訟費用。
關小姐說:「個名、用戶名稱唔係我嚟嘅,係一個外國人嘅名,地址係美國嘅、電話係美國嘅,佢一間網上賣點數嘅遊戲公司,我完全唔認識。我話其實呢啲內容已經證明咗唔係我,點解仲要搞到訴訟?我當時覺得好無辜,點解要訴訟呢?我又冇犯法!」
根據發卡機構的調查,可見第一次盜用款項被用作購買遊戲點數卡,盜用金額為67.09美元(港幣約$520);至於第二次則用於訂購日本酒店,盜用金額為91,212日元(港幣約$4,947),但訂房人的姓名、地址及電話均顯示為外國人。
發卡機構調查期間持續收息
雖然這兩筆盜用金額與關小姐無關,但她仍被發卡機構要求她自行承擔訴訟費用,早前她更發現自己被對方追收該筆盜用金額的利息,她無奈道「開頭話呢筆數唔係你簽,就唔使你負責,咁我第一次收到月結單,我就冇交到呢500幾港元,但下期帳單就多咗300港元利息」。
關小姐認為發卡機構做法非常不合理,於是主動查詢,對方才答應豁免利息。同時,關小姐亦就此報警處理,警方將案件列為「境外騙案」,截止目前為止未有人被捕。
發卡公司回應:與香港其他機構一樣安全
事實上,關小姐所使用的信用卡並非由銀行發行,而是一間財務公司所發出。涉事財務公司回覆《一線搜查》查詢時表示,交易仲裁費用並非公司決定,而且是由相關信用卡組織收取,項目費用亦是由國際信用卡組織制定。同時也強調公司與香港其他的主要發卡機構一樣,設有保安措施保障客戶的信用卡賬戶安全,並遵守國際信用卡組織的要求。
呢款信用卡不受金管局約束?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直接批評發卡機構的網絡安全措施薄弱,竟然一而再再而三被騙徒盜用信用卡資料。一般而言,銀行信用卡的持卡人無需為未經授權的交易負責,但由於關小姐使用的信用卡並非由銀行發出,現行規管未有涵蓋非銀行機構發行的信用卡,因此不受金管局監管。
消委會、金管局咁回覆
此外,《一線搜查》亦分別向消委會及金管局提出查詢。消委會表示,由銀行發行的信用卡若遭盜用,根據守則,消費者責任上限為$500,不過,非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則不受此限制。金管局則指出,涉事發卡機構並非認可機構,因此不受其監管,而局內亦無相關公司資料。
來源:節目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