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旅行團被控訴劣質「三宗罪」!導遊情緒勒索逼去自費景點 薯仔撈意粉未算最離譜

文: 劉澄儀
7小時前

《一線搜查》近日接獲一批參加了歐洲五國11天旅行團團友的集體控訴,怒斥旅行團3宗罪,不但行程被取消,導遊更情緒勒索團友,逼他們去自費景點。最過份的是膳食安排非常惡劣,不但份量少,而且菜式極敷衍,遠低於合理的供餐標準!

團友控訴歐洲旅行團3宗罪

團友們指旅行團團費為$22,750,原定會前往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和意大利,但由於航班延誤,導遊在未有任何事前通知的情況下,單方面取消了德國露芙堡的行程。

隨後,導遊便開始向各團友收取自費景點的費用,共涉及8個自費景點,總計260歐羅(約2,370港元)及145瑞士法郎(約1,418港元)。理論上,團友能自由選擇參加與否,可是當有人拒絕參加時,導遊竟涉嫌採取「情緒勒索」手段。有團友憶述「佢(導遊)又話唔得,話咁樣會影響人哋㗎,時間好珍貴㗎」,令團友們因擔心影響他人行程而被迫付款參加。

最令團友難以接受的是旅行團的膳食安排。他們控訴餐點份量少,而且菜式極敷衍,只有「幾粒薯仔,一嚿燶嘅雞胸肉同埋一碗湯」。對於素食團友而言,情況更是不堪入目,膳食選擇僅限於白烚意粉加茄蓉、薯仔撈意粉或一碟清炒麵,團友們怒斥這種供餐標準遠低於合理水平。

涉事旅行社回覆

針對團友的投訴,《一線搜查》以顧客身份致電涉事旅行社查詢,對方表示會根據自費活動的停留位置,然後在附近放下不參加的團友,待活動結束後再接回團友。另外如果是素食者亦只能提供較簡單的膳食。

涉事旅行社其後以電郵回覆《一線搜查》的查詢,指有明確規定不可強迫顧客消費,並聲稱自費項目安排已獲客人簽署聲明,同時表示未收到有關素食團友投訴膳食份量不足。

消委會和旅監局回應

消委會表示,由去年至今年5月,共接獲56宗涉及服務質素的外遊旅行團投訴。消委會和旅監局均指出,若辦理旅行團的旅行社為香港持牌旅行代理商,便會受到旅監局的規管。

旅監局強調,對於旅行團自費活動有明確的規管,旅行團需在出發前提供行程表和自費活動表,對於不參加自費活動的顧客,亦需事先列明具體安排。如發現旅行團安排與宣傳內容不符,消費者可向旅監局反映。

來源︰一線搜查


一線搜查|屯門河淪為臭河船隻亂泊 油污垃圾問題加劇

據《一線搜查》報道,近月屯門河多處出現不明油污,有居民受訪時表示:「以前水好清㗎,而家咪變咗臭河囉。」他指出,當初剛剛搬入屯門時候,該條河道「好靚」,惟現時多了船隻,感到十分失望,「船多咗之後,水好似變得好污糟,有時黑鼆鼆,水一淺就有臭味」。

居民不滿:成日覺得對住避風塘咁

至於另一居民就指出,去年開始船隻數量明顯增加,特別在屯義橋一帶更出現「兩三層」船隻違規停泊的情況。不少船家更將船隻當作貨倉使用,進行刮船底等作業,導致油污和垃圾問題惡化。有居民批評船隻長期停泊的合法性,「亂糟糟,成日覺得對住避風塘咁,咩船都可以泊喺度,令周圍居民望落唔舒服,亦都影響我哋環境」,又認為「以前冇船泊入嚟呢度,點解以前海事處做到嘅嘢,而家嘅海事處做唔到」?

船家進行煮食、打麻雀等活動 生活污水或排入河道

除了晚上船隻發出的噪音外,亦有其他居民提到,部分船家更在船上進行煮食、打麻雀等活動,懷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加劇污染情況,導致政府多年來美化屯門河的努力似乎「付諸流水」。

2024年屯門河多達1,900公斤漂浮垃圾被清理

屯門河污染問題並非首次出現,過去河道曾因為工業廢料排放而受嚴重污染,經過政府多年努力水質一度有改善。不過,近期情況明顯惡化,據食環署數據顯示,2024年食物及環境衞生署在屯門河,清理了多達1,900公斤的漂浮垃圾。惟對於近期出現的大範圍不明油污,相關部門至今未能查明來源。有居民擔心,油污及垃圾問題不僅影響環境美觀,更對生態構成潛在威脅。

區議員倡議立法規管 源頭堵截污染

屯門區議員鍾健峰透露,自今年5月起接獲多宗業旺邨附近河段油污投訴,經查證已排除與港鐵南延線工程有關。他亦指出,屯門河管理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包括海事處、渠務署、環保署等,但因缺乏統籌機制,治理成效有限。

面對屯門河持續惡化的環境問題,他又提出多項改善建議,強調「需從源頭入手」,首要工作是推動海事處立法明確劃定禁泊區,特別是在靠近民居的河段。同時,他又提及渠務署正處理錯駁喉管工程,從源頭減少污水排放,期望能盡快完成,保持河道潔淨。


港女墮入刷單騙局痛失260萬

根據警方「守網者」的最新統計,60%騙案受害者是因被拉入「白撞WhatsApp群組」而墮入騙局。單單是今年5月,警方已接獲超過300宗相關求助個案,其中一名女子更因參與刷單任務,白白損失了260萬港元,損失慘重。

記者潛入WhatsApp刷單群組 直擊詐騙過程

早前,HOY TV節目《一線搜查》的報料熱線電話亦被拉入一個「白撞WhatsApp群組」。記者發現,群組由一名自稱「活動專員」的人士管理,開群後第一句便是:「大家唔好退群先」,隨即邀請群內成員參與酒店「刷單」任務,聲稱完成一個簡單任務可獲$250報酬,每日更可賺取高達$1,000以上的報酬。

記者發現群內人數不多,大約三十人左右,當「活動專員」說完開場白後,隨即有多位成員「接力搭話」,刻意營造熱烈氣氛,「每日可以搵1000??」、「大公司喎」、「係唔係真架?可以賺到咁多?」,甚至有人聲稱:「我fd前一日先畀我睇,佢做呢啲一日賺咗千幾蚊,聽到口水流」。

為增強說服力,更有成員曬出「轉帳截圖」,表示已收到佣金。不過,細心一看便會發現不少破綻,這些截圖漏洞百出,甚至連銀行名稱也出現錯別字,竟把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誤寫成「CHARERED BAND」。

港男用1招「呃返」騙徒反賺千元?

不少人在被拉入「白撞 WhatsApp 群組」後,第一時間都會選擇退出並舉報。不過,市民A先生(化名)卻反其道而行,決定嘗試「反騙」,更大爆自己如何從騙徒手中「賺錢」的經過。

▼港男反呃騙徒過程▼

A先生表示,他不時都會收到類似的詐騙短訊,內容通常聲稱只要完成指定任務便可賺取積分,累積一定數量後可聯絡「客服服務員」兌換報酬,首單任務的酬金一般介乎$60至$100。

A先生分享其親身經歷,指自己曾在騙徒手中取得$800,當他意識到對方開始誘導他投入更多資金時,他便以「沒錢」為由拒絕,並立即退出群組。自從「反騙」成功後,A先生覺得這類滋擾、白撞訊息似乎有減少,但他坦言有些擔心,因為在過程中曾提供個人資料,擔憂可能會被騙徒利用,甚至牽涉法律風險。

A先生:「我唔想話自己犯法,唔識嘅人轉錢落我戶口度,可能都有洗黑錢嫌疑,即使我冇聽從佢哋指示去轉出呢啲錢,但我都覺得有一定法律風險。」

警方提醒:唔好貪小便宜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梁以德表示,來自騙徒的款項很大機會是犯罪得來的「黑錢」,如果市民明知這些款項有機會是黑錢,但仍然選擇收取款項,有機會觸犯洗黑錢罪。他續指,市民若嘗試「反騙」騙徒有機會導致銀行帳戶被凍結調查,甚至影響日常財務操作,提醒市民便宜莫貪。

 

《Chill賞放大假》請您去海洋公園!

↓ 立即參加,免費去夏水禮🙌↓

↓ 立即參加,免費去夏水禮🙌↓

【送飛🎟️】蠟筆小新「玩轉!時空大冒險」互動體驗展!

↓2️⃣大新設展區✨│2米高小新立像/全新周邊精品/小新主題新餐單😍↓

↓2️⃣大新設展區✨│2米高小新立像/全新周邊精品/小新主題新餐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