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失智症的議題備受關注。根據研究,學習第二外語或許能成為延緩失智症狀出現的關鍵。掌握多種語言不僅能保持頭腦靈活,更有助於提升大腦的「硬體」與「軟體」能力,讓你的大腦更健康!
失智症狀:掌握多種語言或可延緩
根據調查,65歲以上的人口中,失智症患者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為了保持頭腦靈活,除了玩遊戲、拼圖和填字遊戲等腦力訓練,學習第二外語也可能是一個好方法。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會說多種語言的長者,失智症狀出現的時間可能會延緩。
雙語者的優勢:失智症狀晚4年出現
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掌握多種語言與失智症之間存在關聯。一項研究指出,會說雙語的患者比只會說單一語言的患者,晚4年才出現失智症狀。另一項研究也顯示,無論職業、性別、教育程度或居住地為何,雙語者出現失智症狀的時間都晚了4.5年。
研究方法:分析失智症患者的數據
最新的研究分析了來自加拿大的兩項失智症相關研究的數據。研究對象共有364位,都是失智症患者或有疾病風險的老年人。研究者根據研究對象會說的語言數量,將他們分為單一語言組和雙語組。雙語者大多表示自己會兩或三種語言,部分甚至會四至七種,多數在五歲後學習第二外語,語言能力中等。
雙語能力與失智症:推測原因
研究推測,雙語能力可能透過三種方式延緩失智症的發生。首先,雙語能力有助於增強大腦儲備,讓大腦能夠承受更多損傷;同時提升認知儲備,也就是大腦在面對與老化有關的變化或損傷時,還能適應並維持認知功能的能力。專家解釋,大腦儲備與認知儲備,就像是硬體與軟體的差別。
雙語者的海馬迴:衰退程度較小
另外,雙語者在認知功能退化後,海馬迴區域的衰退程度較小。專家指出:「這個發現非常有趣,因為海馬迴並不是語言中樞,而是主要的記憶中樞,這表明掌握雙語雖然不能預防失智,但可能可以延緩發病時間。有了這段多出來的時間,患者與家屬就能做更多準備。」
雙語者的大腦:自動聯想多種語言
當雙語者聽到某種語言的單字時,他們的大腦會自動聯想到兩種語言中相似的詞彙。例如,一個精通英語和法語的人聽到for這個字時,可能會無意識地聯想到相關詞彙。這種持續的心理活動強化了負責記憶和執行功能的大腦神經網路,長久之下這些被強化的神經網路可能有助於抵消失智症的影響。
學習外語的建議:越早開始越好
研究也顯示,從小就開始雙語學習,比成年後才掌握第二外語幫助更大。不過,這不代表現在才開始學習新語言對提升大腦認知功能無益。專家表示,包括學習新語言在內,對大腦而言有挑戰的事情,都可以給大腦帶來極大的刺激。從大腦健康的角度來看,大家不需要成為多國語言專家,無需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