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五歲男童在公園玩耍時不幸被蜜蜂螫傷,導致臉部和手部紅腫,眼睛更腫到睜不開。究竟被蜜蜂螫傷後應如何處理?醫生提醒,切勿徒手拔刺,以免情況惡化。
公園玩耍樂極生悲
最近,朱先生帶同家人到公園遊玩,孩子在綠植邊玩耍時,突然哭著跑來找家長,表示臉上和手上感到非常疼痛。朱先生查看後,發現孩子的臉部、脖子和手部都出現了紅腫,初步判斷孩子是被一群蜜蜂螫傷了。
醫生解說:蜜蜂螫傷後的處理
深圳市兒童醫院(龍華院區)外科綜合病區副主任醫師表示,當時孩子面部和手部有多處腫脹,呼吸尚算正常,但疼痛感明顯,因此哭得很厲害。急診科醫生接診後,發現孩子的額頭、脖子和手臂上鼓起的包中心,均殘留有蜜蜂的尾刺。醫生隨即用肥皂水沖洗傷口,並用鑷子小心地將毒刺取出,再進行冰敷。回憶起事發經過,朱先生仍心有餘悸。
家長心痛:孩子眼睛腫到睜不開
朱先生表示:「孩子在樓下玩,那個地方有很多蜜蜂,他可能是用棍子去驅趕蜜蜂,結果就被咬了,當時咬得最嚴重的是眼睛,腫得都睜不開了。」
蜂毒的潛在危險:過敏性休克
醫生指出,蜜蜂螫傷本身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蜂毒可能引發的過敏性休克,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需要留院密切觀察,並服用抗過敏藥。幸運的是,在服藥並觀察了數小時後,患兒情況逐漸好轉,沒有出現過敏反應。
假期戶外活動,小心蟲咬傷
醫生解釋:「假期期間,昆蟲活動較為頻繁,小朋友戶外活動也相應增多,各類蟲咬傷的情況確實較以往有所增加。」
被蜜蜂螫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醫生提醒,遇到蜜蜂、黃蜂,千萬不要主動招惹。如果被螫傷,可以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徹底清洗傷口,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冷敷能有效收縮血管,減緩腫脹和炎症反應。
切勿徒手拔刺,尋求專業協助
醫生建議,蜜蜂的刺不可徒手捏,其內部含有毒液。可用指甲邊緣或卡片輕輕刮除;若不採取此方式,可直接前往醫院,由醫生用鑷子處理,這種方式較為安全。
戶外活動,降低被叮咬風險的建議
為了降低被蜜蜂叮咬的風險,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 衣著: 穿著淺色、款式簡單的衣物,避免鮮豔色彩和複雜花紋,減少對蜜蜂的視覺吸引。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袖口、褲腳儘量收緊,減少皮膚暴露面積。
- 氣味: 避免使用帶有濃郁花香、果香的香水、髮膠、潤膚乳等日化用品。戶外活動前不食用甜味濃郁的食物,若食用後需及時清潔口腔和手部。
- 活動區域: 儘量遠離花叢、草叢、灌木叢、蜂巢等蜜蜂易出沒的區域。若在戶外發現有蜜蜂圍繞,保持冷靜,緩慢後退離開該區域,避免刺激蜜蜂發起攻擊。
- 物品攜帶: 隨身攜帶輕薄的長袖外套或防曬衫,在進入高危區域時及時穿上。將食物、飲料密封保存,餐後及時清理垃圾。
- 特殊情況: 家長帶兒童戶外活動時,需告知孩子不要追逐、捕捉蜜蜂。若本身對蜂毒過敏,戶外活動時需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並告知同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