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確認今年首宗本土西尼羅河病毒感染個案,提醒大家注意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專家指出,西尼羅河病毒可透過蚊子傳播,嚴重者或引發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務必提高警覺。
西尼羅河病毒入侵!加拿大錄得今年首宗本土病例
踏入八月,正值長周末,加拿大傳來令人關注的消息:今年首宗本土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感染個案被確認。加拿大公共衛生署指出,患者為多倫多居民,並無外遊史,意味著病毒是在本地傳播。
西尼羅河病毒知多少?
西尼羅河病毒最初於2002年在加拿大出現,由蚊子傳播。 傳染病專家表示,這種病毒源自烏干達,透過候鳥傳播至世界各地。蚊子在叮咬受感染的鳥類後,會成為病毒的載體,再叮咬人類或其他動物時,便會傳播病毒。 通常在黃昏和夜間活動的蚊子,是傳播西尼羅河病毒的主因。夏季是病毒活躍期,隨著氣溫下降,感染個案亦會減少。
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症狀
被帶有西尼羅河病毒的蚊子叮咬後,大部分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約有兩至三成患者會出現輕微病徵,如發燒、肌肉酸痛、頭痛、疲勞、噁心、嘔吐、皮疹等,這些症狀通常會在數天內自行緩解。然而,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現更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腦炎或腦膜炎,情況令人憂慮。 雖然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但長者更容易受到影響。
如何應對西尼羅河病毒?
目前,並沒有針對西尼羅河病毒的抗病毒藥物。 一般來說,患者可透過服用非處方止痛藥、休息及補充水分來舒緩症狀。對於出現神經系統疾病的罕見病例,醫院會提供支援性治療,包括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及復健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避免被蚊子叮咬是關鍵。
如何有效預防?
預防西尼羅河病毒的最佳方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 專家建議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或伊卡利定(Icaridine)的驅蚊產品。 加拿大衛生部建議,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宜使用此類產品。 另外,穿著長袖、長褲、襪子和帽子,以及選擇淺色衣物,也能有效減少被蚊蟲叮咬的機會。 此外,清除積水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蚊子會在積水中產卵。
今年個案數字
自2003年加拿大公共衛生局開始追蹤本土感染個案以來,每年報告的病例數目差異頗大,從每年幾例到2007年的高峰2,401例不等。 根據初步數據,今年已錄得166宗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