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西北大學進行的研究,揭示了「超級老人」擁有超乎同齡人的記憶力之謎,他們的大腦結構和基因密碼可能藏著長壽的秘密。研究顯示,這些80歲以上的長者,記憶力甚至能媲美年輕人,顛覆了長壽等於健忘的觀念。
「超級老人」的定義與特徵
你可能難以置信,80歲的人仍能擁有50歲的記憶力!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持續追蹤一群被稱為「超級老人」的長者,他們年過八旬,記憶力卻依然保持在年輕人的水平。這些「超級老人」並非個案,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值得我們借鑒。例如,85歲的雅克利每天都積極參與合唱團、製作飾品、運動、閱讀和社交活動,並保持充足的睡眠。這些習慣或許是他們保持年輕記憶力的關鍵。
大腦結構的奧秘
研究顯示,超級老人的大腦結構與眾不同。研究團隊解剖了近80位超級老人的大腦,發現他們記憶中樞的Tau蛋白纏結數量遠低於一般人。Tau蛋白纏結是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的常見病理特徵之一,這個發現促使科學界重新思考現有的治療方法。此外,超級老人還擁有更大的內嗅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掌管著記憶,以及更多與社交行為相關的紡錘體神經元。這些大腦結構的優勢,可能是他們保持良好記憶力的原因。
基因與生活方式的平衡
雖然基因在長壽和記憶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超級老人的例子告訴我們,後天的努力同樣重要。研究人員指出,超級老人通常與社會保持高度的連結,與土地、祖先、藝術或家人保持緊密的互動。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可能是他們維持健康記憶力的關鍵。研究團隊強調,超級老人並非單純依靠遺傳,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對保持記憶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的啟示
西北大學的這項研究,自2000年啟動以來,吸引了近300人參與,但只有約10%的人符合「超級老人」的標準。目前仍有101名81至111歲的參與者持續接受研究。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記憶力受損並不一定是衰老的必然結果。只要我們在基因的基礎上,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注重社交互動,就有可能像「超級老人」一樣,擁有令人羨慕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