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時間長,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5.4年。一名港女分享自己輪候公屋7年,原以為上樓在即,即將獲安排見屋邨主任,卻被房署職員告知當年申請時已經收入超額,令她十分錯愕。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民質疑房署審核失誤,但亦有人提醒輪候期間被抽查屬常態,呼籲樓主要冷靜應對,主動補交相關資料。
公屋上樓在即 突被通知當年申請已「超額」
一位港人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PO文控訴,表示自己輪候公屋已有7年,終於等到安排見屋邨主任,原以為上樓在望,卻迎來晴天霹靂。樓主透露,房署職員近日突然致電通知,指她2018年遞交申請時收入已超額,「有同事出錯先俾我排左隊」,並要求她補交過去7年的銀行月結單以作證明。樓主聽後極度錯愕與失望,她不禁質問:「乜可以咁既咩?」並發文詢問有否其他人遇過相似情況。
網民震驚:7年後先講?
帖文引起大量網民討論,部分人對事件表示震驚,質疑房署為何事隔多年才發現申請人的收入超額,「排左7年搞錯?」、「7年後先講」、「因為內部出問題,8年先搞清楚?都在嬉戲」。
有網民認為房署審核機制有問題,後續處理手法荒謬,明明是職員犯錯,卻要申請人承擔後果,「佢出錯做咩要我地為佢的錯誤埋單」、「你同事攪錯,係你哋既問題」。部分人則建議樓主應向房署上訴甚至投訴:「寄封信去port佢啦」、「可以試下行法律程序,打房處行政出錯」。
理性網民稱「唔過額又怕咩查」
但亦有理性網民指出,公屋輪候期間被抽查本屬正常程序,尤其近年審查嚴謹,翻查過去記錄並不罕見。有人直言,樓主應慶幸仍有機會補交資料,而非即時取消其公屋資格,「2018排咗7年,即係一開始你已經唔合資格,唔直接取消都偷笑啦」、「佢應該要再睇過記錄,睇邊一年先合資格申請排隊,再計算過額的月份,扣減月份」、「而家查到之前超左,俾返7年前嘅紀錄一樣超,但主任又要你提交,主任係咪會俾多次機會你呢」。
不少網民建議樓主冷靜處理,與其網上發文呻訴,倒不如主動聯絡房署職員了解情況,「好聲好氣問佢有無其他方法仲易搞」。亦有人提醒,只要多年來收入未超額,補交資料其實問題不大,「比到幾多資料照補就是」、「佢要咩都要比佢架啦」、「7年黎唔過額又怕咩查」。即使當年因獲雙糧或一時收入偏高等,也可主動向房署解釋特殊情況,「解釋2018出左個雙糧過左,俾d證據佢」。
▼網民留言▼
網民分享過去經驗:隨時有權取消
此外,原來亦有網民曾遇過類似情況,並在留言中分享自身經歷。有人表示,自己當年排隊5年後,發現申請時未有計算保險紅利及雙糧,導致實際收入超出限額,最終只能自行取消申請。另有網民指出,朋友亦曾被房署查出申請當年已超額,即使已輪候逾四年,最終仍被即時取消資格,「正常呀,如查到你申請時唔合資格,房署隨時都有權取消」。
來源:FB@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