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14粒臭屁蟲向來被喻為是區內「名物」,隨著近日天氣漸轉炎熱,區內亦開始掀起對14粒的關注,更有居民瘋傳一組令人嘖嘖稱奇的生態照片,顯示臭屁蟲在孵化前夕,竟出現魔幻變色的現象,由「翡翠」變為粒粒白色珍珠,最後成功孵化變幼蟲,外貌驚人令人直呼宛如科幻電影《異形》!
大埔名物14粒蟲卵孵化前一刻突變色!10隻幼蟲破殼而出
近日大埔區出現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產卵孵化現象,其蟲卵因常以14粒為一組排列,被當地居民稱為「大埔名物14粒」。該網民透過Facebook群組「大埔TAI PO」上傳照片,記錄14粒蟲卵從產下到孵化的完整過程。照片顯示,原本呈翠綠色的卵粒在孵化前轉為琥珀色,最終10隻幼蟲破殼而出,「變咗10隻,剩4粒」,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對昆蟲生態感到驚奇!
蟲卵孵化過程引發討論:見到一隻隻仲恐怖
有網民戲稱14粒蟲卵似「青提子」,未料原來會改變顏色,直言「見到一隻隻仲恐怖」、「好似睇緊《異形》第x集咁」、「睇住佢地出世」。都有網民笑言「數清楚呀啦」,又對於為何僅得10隻感不解,樓主則指剩餘4粒「未出世」。
臭屁蟲分泌物具腐蝕性 應避免直接接觸
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又名臭屁蟲、臭椿象等,每年踏入3月左右開始繁殖產卵,主要出現在盛產荔枝、龍眼等果樹地區,專門吸食荔枝與龍眼的嫩枝及汁液,4至7月左右更是繁殖高峰期,由於屯門、大埔等新界地區仍保留果樹種植,荔枝椿象活動較為頻繁,因此不時都會寄居在市民家中的衣物上。
不過須留意╴如發現臭屁蟲蹤影,謹記切勿用力拍打或弄穿蟲蛋,否則蟲卵分泌的汁液或令人出現敏感反應。如發現成蟲時,亦建議不要直接拍打,臭屁蟲受驚時會噴射腐蝕性液體,不慎或會致皮膚潰爛,若不幸眼晴更有機會失明,有需要時可以聯繫專業防治單位處理。
資料及圖片來源:Facebook@大埔 TAI 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