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早前為大家介紹了麥理浩徑40周年的一系列活動,包括挑戰全程100公里遠足路徑的「麥徑通走2019」。不知大家是否已出發,如果還沒動身,不妨跟著我們每星期的介紹,順序征服全程10段路徑啦!
貴為全港最長遠足徑,橫跨8個郊野公園,麥理浩徑景色包羅萬有,各具特色,第一至三段路線繞著西貢東及西貢西郊野公園,是「打卡」打到手軟、海景迷必行的靚景路線,作為「麥徑通走」第一站最適合不過。
海邊的地質課
香港擁有許多漂亮的天然海岸,而且不難到達。像麥理浩徑第一段「北潭涌至浪茄」的路線,雖有逾10公里長,但坡度平緩,新手不難完成,風景還相當不錯。從北潭涌起步不久,即看見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塘──萬宜水庫。水庫被山巒與堤壩圈起,不難看見水塘波平如鏡、清澈湛藍的一面,更可走到西壩觀賞氣勢壯闊的景色。
西壩上可望到深篤門外的大頭洲及滘西洲。
水庫面向大海的東壩,可謂第一段的主角,防禦南中國海沖擊的7,000多個防坡錨形石氣勢磅礡,而這裡多個地質景點更是極為吸引,包括海中的破邊洲及有如天然壁畫的S形六角岩柱。這些石柱是在1億4,000多萬年前,由熔融的火山噴發物在獨特的環境條件下形成,堪稱自然界的一大奇觀!
往下走至東壩的外壩,可見用來防禦南中國海沖擊的巨型錨形石。
東壩外有一個如被巨斧破開的小島,名為破邊洲,是被海浪侵蝕而成的自然景觀。
這些石柱在1億4,000多萬年前形成,加上凝固前遇上地殼運動,成了現在的S形石柱。
飽覽「港版馬爾代夫」
麥理浩徑第二段「浪茄至北潭凹」是人氣路線,不單可以挑戰314米高的西灣山俯瞰有「港版馬爾代夫」之稱的西灣,下山一段更直奔海灘,走進如玻璃般剔透的海水中,慰勞一下雙腿。附近更有一排新建的觀星長椅,長椅設計貼心,遊人可舒適地躺在上面輕鬆觀星。
離開西灣,跟著海岸線走,穿過鹹田灣、大浪坳,接著到達有200年歷史的赤徑村。這裡的居民大多已搬到市區居住,現時只剩下少量村民,對開的海灣非常平靜,與舊村屋、碼頭、石灘、紅樹林組成一道寧靜鄉村的風景。
下降至西灣後,遠遠望見如金字塔的山體,是香港三尖之首蚺蛇尖。
鹹田灣是行山者口耳相傳的漂亮海灣,每逢假日都有不少人來這裡。
企嶺下海美景盡入眼簾
要完成第三段,請準備足夠的糧水和防曬裝備,還有充足體力。因為大家需要走過岩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山和雞公山四座300米多至400米多的高峰。但別只顧埋頭於爬石階,尤其在登上全程最高點──牛耳石山,大家可以回望赤徑口、東面高聳的蚺蛇尖,以及西面的企嶺下海,再感受被四周翠綠的峰巒包圍,遠處的海灣盡入眼簾。
後段登上雞公山,企嶺下海的泥灘海岸變得更加接近,看著迷你如模型的小船穿梭於海灣中的漁排,後面則是馬鞍山陡峭的東壁,叫人一見難忘。最後再下降至水浪窩走畢麥理浩徑第三段,到達這裡,大家已經完成「麥徑通走」的三分一路程!當然,別忘了在每段路線的QR code登記點記錄進度啊!
前面高聳的山頂是牛耳石山,也是麥理浩徑第三段的最高點。
走在麥理浩徑第三段時,有種被山戀包圍的感覺,東面最遠處更可看見馬鞍山,真的有馬鞍的模樣!
別忘了在每段路線的QR code登記點進行記錄,即時更新行山進度。
麥理浩徑40周年慶祝活動:https://www.natureintouch.gov.hk/MT40
麥徑通走2019活動:https://www.natureintouch.gov.hk/MT40_completeWalk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活動資訊
- 地址 麥理浩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