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慶春約文化徑首段推出 連貫3大特色客家村

文: 溫藹紅
2024.05.24

沙頭角慶春約文化徑首段推出。漁護署宣布與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村,攜手推出慶春約文化徑首段,全長約3.7公里,貫穿多個重要歷史及文化遺蹟,以進一步推廣香港地質公園社區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故事,為遊客帶來深度的旅遊體驗。

慶春約文化徑首段將串連3大客家村,包括荔枝窩、梅子林和蛤塘村,全長約3.7公里。漁護署指出,在現有路徑上規劃,沿途設置28塊解說牌和3塊地圖牌,貫穿多個重要歷史及文化遺蹟,介紹各村落的歷史、文化和有趣的生活故事,藉透過舊照片及圖畫,呈現慶春約昔日的生活面貌。

沙頭角慶春約由新界東北7條客家村落組成,包括荔枝窩、梅子林、蛤塘、鎖羅盆、三椏、牛屎湖和小灘,已有300多年歷史。偏遠村落昔日為了維護治安,與鄰近村落結盟,稱之為「約」守望相助,並共同建造設施、辦學和舉辦大型活動,例如每年的關帝誕及10年一屆的慶春約太平清醮。

相關文章:沙頭角開放︱鄧炳強介紹沙頭角熟食中心3大美食!冀吸引更多遊客

▼慶春約文化徑▼

其中「荔枝窩」為慶春約7個村落的中心,昔日為教育、經濟和傳統慶賀的基地,荔枝窩廣場本為小瀛學校的運動場;「梅子林」是多條慶春約曾氏村落的發源地,60年代為重要的年桔產地,年產數萬斤;「蛤塘」則是吊燈籠山下一個自給自足的村落,60年代除了盛產蔬果,還建有雞場。

向來熱衷於推廣自然保育的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亦透過個人社交平台分享推薦行程:「早上由馬料水(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或大水坑(星期二 四,公眾假期例外)出發往荔枝窩,下午乘船往沙頭角(事先網上申請禁區紙)」。

▼林超英推薦行程▼

隨着沙頭角第二期開放,除經馬料水或大水坑梯台,持有有效沙頭角邊境禁區許可證的市民,可以由沙頭角碼頭乘搭街渡渡輪前往荔枝窩,航程約半小時。發言人又特別呼籲,遊人前往香港地質公園的景點時尊重鄉郊文化,避免騷擾居民的生活,愛護環境及帶走自己的垃圾。

相關文章:沙頭角禁區擬明年1月起逐步開放 每日設1000配額 開辦全新街渡航線

▼沙頭角禁區▼

資料及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活動資訊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送禮】「唧唧裝」驅蚊劑!↓

↓滿分好評!一支驅蚊+防床蝨~↓

↓滿分好評!一支驅蚊+防床蝨~↓

↓【夏日密密☀️】體驗劍擊樂趣🤺↓

免費換領英匯劍擊學院兒童劍擊體驗堂+劍擊手套!

免費換領英匯劍擊學院兒童劍擊體驗堂+劍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