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菌|陪嫲嫲行街市2歲童疑遭魚鰭拮傷腳 染食肉菌右腳恐截肢

文: 程家健
2024.04.24

海水以至海鮮內可藏有多種惡菌。早前內地一名2歲幼童隨嫲嫲往街市買餸,期間就懷疑被膠袋裡面的魚鰭刺傷而感染食肉菌,當晚已發高燒不退、右腳腫脹發黑,留院多日恐怕需截肢保命。有醫生就提醒處理海鮮期間如被刺傷真皮就會令感染惡菌機會大增,如發現傷口細小但異常疼痛就要更加小心。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廣東珠海一名2歲男童上周一(15日)跟隨嫲嫲到當地街市買餸,二人買下一條已劏好的鮮魚,裝入膠袋並由幼童拿著歸家,未料即晚已發高燒不退,同時右腳腿明顯腫脹、腳趾發黑。

男童由父親送院,經檢查後證實感染創傷弧菌(即「食肉菌」),留院5日共花費8萬元人民幣(約8.7萬港元),醫生並表示男童或有需要截肢,屆時醫療費用或將倍數上升。報道指男童的父親是單親爸爸,他事發後亦相當內疚,認為是家長疏忽照顧導致意外發生。他又懷疑該條魚的魚鰭刺穿膠袋,再劃傷兒子右腿造成細菌感染。

常見於溫暖海水 延遲處理後果嚴重

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創傷弧菌是一種自然存在於和暖海水的革蘭氏陰性細菌。若傷口接觸海水和進食被該細菌污染的生或未經煮熟的海鮮,可引致感染。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受訪時曾表示,創傷弧菌夏天在亞洲地區十分常見,如處理海鮮或在海中嬉水時不慎被生蠔、魚類等海產刺傷真皮,則有機會染上此菌,本港每年都會有1至2個病例。

司徒醫生續指,一旦感染創傷弧菌,患者有機會出現溶解筋膜、肌肉徵狀,該菌入血後更會引致敗血病,因此醫生往往要與時間競賽。在起初數小時內可用最強勁的抗生素醫治;若未能在24小時內殺菌,則需截肢保命。

4類海產高危

  • 魚:魚鰭部分
  • 蝦:蝦頭
  • 貝殼類海產,如蠔、蜆及青口等

 

傷口細小卻異常疼痛要小心

創傷弧菌可引起食肉菌感染,本港急症科專科醫生鍾浩然也曾經指出,當患者受感染後,會在24小時內在體內極速擴散,快則可在4至5小時內、以至半日內病發,常見病徵包括肢體疼痛、發熱發冷及嘔吐等,至於患處會出現:

  • 發熱紅腫
  • 潰瘍
  • 水泡
  • 黑點

鍾浩然指部分患者病徵較不明顯,但假如傷口疼痛程度與傷口大小不成比例,例如傷口細小卻異常疼痛,而之前又接觸海水,或處理、生食海鮮,則要格外留意,有懷疑應盡早求醫。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送禮】agnès b. CAFÉ母親節限量朱古力禮盒!↓

↓淡雅紫色包裝︱手造朱古力︱限定淺粉玫瑰花造型↓

↓淡雅紫色包裝︱手造朱古力︱限定淺粉玫瑰花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