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謝展寰指研「每幢樓按量收費」 環境局澄清:現階段沒有任何傾向

文: 程家健
2024.06.03

原定8月1日實施的垃圾收費措施暫緩舉行,當局亦未為措施訂立重推時間表,但就會透過多項工作推動源頭減廢。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日前接受電視台節目訪問時投及,不地地方有各自的垃圾收費模式,並指當局考慮將垃圾徵費由原來「每戶按量」改為以每幢大廈為單位。環境局其後於社交媒體發文澄清,有關做法僅為外地採用的收費方法之一,強調局方目前並無任何傾向。

謝展寰於節目以台北為例,指當地雖有推行垃圾徵費,但就非逐戶而是以整幢大廈計算,再由住戶攤分相關費用。他指很多地方都不是推行垃圾徵費時都不是逐戶計算,因社會上並非人人守法,形容「只要有1、2成人不守法,香港每日就會有幾十萬人亂丟垃圾」,認為類似台北的做法已可解決很多香港正面對的問題。

住戶分攤費用:不減廢住戶或被視為不負責任

對於有關做法會否導致「責任攤分」,減低市民源頭減廢意欲,謝展寰指措施下不願減廢的住戶會被其他人視為不負責任;業委會亦會有誘因去減少垃圾支出,如鼓勵住戶使用回收桶等等,認為有助建立減廢及回收習慣。

綠在區區現場營業時間 望年來推出綠綠賞換購物券

另一方面,謝展寰又指最快會在7、8月起,延長「綠在區區」的營業時間3小時,又指早前公佈、容許市民利用回收廢物後所得積分(綠綠賞)兌換超市購物券的措施可望在年內推出。他指當局目前仍在估算連串配套的成本水平,但就認為值得投入資源以改變市民減廢行為。

環境局澄清 垃圾徵費無任何傾向

局長說法引起外界猜測,當局會否以此作為垃圾徵費的改良方案。環境及生態局其後於社交平台發文,指局長在多個訪問中提及不同的方向或方式,以推行垃圾「污者自付」,其中亦包括有地方不實行垃圾徵費,強調「按幢收費」僅為局長介紹過的眾多收費方式之一。

當局強調,政府無意藉垃圾收費為庫房帶來額外收入。當局將把握時間在未來一年加強宣傳教育,光大回收配套以推動減少廢物及分類回收,就如何優化計算作進一步調研,指現階段並無任何傾向。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送PHYSIOGEL全新男士護膚系列】

↓ 為男士們全天候水分修復💧↓

↓ 為男士們全天候水分修復💧↓

↓【夏日密密賞☀️】體驗最「Cheeful」夏日😍↓

↓免費換領卡樂B Cheeful® 芝士味粟米條🧀!↓

↓免費換領卡樂B Cheeful® 芝士味粟米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