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滲水滲到生菇?TVB節目《東張西望》日前報道一名業主在6年前購入一個筲箕灣新盤千萬樓價的單位,然而最近廁所外的牆角位竟然長出菇菌,發展商多次測試均指無滲水問題,惟節目組請來驗樓師上門檢查,發現廁所的防水工程有所不足,再加上門框材料的問題,有機會是導致生菇的原因。
同場加映:
管家王|入伙冇拜四角會行衰運?專家教簡易版拜四角 拆解8大迷思
業主Angel在2018年購入筲箕灣一個新樓盤的單位,6年來無裝修改動、保留發展商原裝裝修,不過今年1月底她收到租客通知,客廁外面的牆角竟然生菇,鏟完又再生長。她指該處的菌類在1月初已經開始繁殖,最初在地腳線上長出鐵鏽色毛毛狀的菇菌,清理完後又再長出,2周後更有一朵朵菇塊成形,範圍更持續擴大。
發展商稱無滲水問題
Angel懷疑牆內有滲水問題,遂向管理處反映,獲轉介由發展商跟進。她表示1月至4月期間,發展商曾多對該處次作濕度測試,不過都指濕度為35度以下、反映無滲水問題,而且未有為生菇事件作解釋,但她認為牆身生菇必須要有水分配合,質疑發展商無認真調查及測試。
她又懷疑是牆身另一邊的主人房套廁浴缸底漏水,她曾經找裝修師傅檢查,對方指浴缸底掃口位手工差,令水滲出導致牆身生菇,然而無法證實此推論。由於生菇原因未明,不能對症下藥解決,所以Angel都不敢再將單位出租,只能一直丟空。她擔心現時的情況只是冰山一角,而發展商只承諾會更換大門和門框,「我唔肯定咁樣係咪解決咗個問題,還是係變番靚畀間化妝樓我。」
驗樓師測試發現濕度超標
節目組請驗樓師賴達明上門為單位檢查,以濕度測試儀器量度發現,該處濕度和發展商測試結果有很大差異,牆角較高的位置濕度超過45度,而低處更達51度,顯示有滲水問題。至於水氣源頭,由於客廁和套廁之間為主力牆,有一定厚度阻隔水分,所以可排除主人房套廁浴缸底漏水的說法,反而客廁門框腳有滲水痕跡。
防水工程不足
賴達明指出,木材會藏有菌類孢子或蟲卵,雖然出廠前會經過處理消除,但仍然有機會殘留,當遇上合適的濕度和環境就會長菇;而廁所內門框腳也有菇菌,該處又無任何防水膠邊保護,洗地時令水滲入,門框就會吸水發霉,相信這兩個因素是導致門框生菇繼而擴散的原因。賴達明表示,該單位浴室的門檻並無止水線,現時除了應該要更換含有菇菌的門框,亦需要重造防水工程,補裝止水線和門檻,而門檻、門框腳、浴室周邊地台位置都應做足防水膠邊,降低滲水風險。
拆門後出現滲水
屋主本來以為發展商更換好廁門和門框,問題就得以解決,然而在5月初發展商拆除涉事門框後,Angel的裝修師傅就發現當企缸花灑一出水,廁所門框位便會滲水,賴達明就指企缸地台和廁所同一水平,相信共用同一個防水層,他推斷工程令地台防水受損,有如一隻碟「崩邊」漏水,建議盡快修補防水層,否則滲水有機會四散甚至影響樓下單位。
發展商回覆節目組查詢時,並無回應門框品質及缺乏止水線的情況,表示已確認單位防水層正常,認為可能企缸在日常使用中出現損耗,已經因應狀況規劃孚相關改善工程,並確保工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