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YR4小行星8年後恐撞擊地球!美國太空總署(NASA) 表示,一顆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有3.1%概率將於2032年撞擊地球,雖然機率微,但消息引起全球天文學專家重視,中國天文學家則稱已佈署小行星防御系統。
NASA警告小行星8年後撞擊地球!預計2032年呢日發生?6個爆炸地點曝光
據NASA周二(18日)公布的數據資料,一顆代號為「2024 YR4」的小行星, 增至3.1%機率於2032年12月22日撞上地球,如若發生,將對人類構成威脅。該顆小行星於2024年12月27日首次被智利柳樹天文台發現,天文學家估計其直徑約40至90米之間,與一棟大樓大小相當,威力足以夷平一座城市,預計破壞半徑可達50公里,約有6個潛在撞擊爆炸地點!
▼6個潛在撞擊地點▼
NASA天文學家自2025年1月初以來,已經一直使用望遠鏡追蹤「2024 YR4」小行星。據報道,它潛在的破壞性與其大小尺寸無關,而是在於速度,假設撞上地球時速可能直逼6.4萬公里,該顆小行星等級被列為「城市殺手」,與6600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10公里寬行星相比,規模顯著較小,並不會造成全球性災難。但若確認撞擊地球,仍可能造成區域性災難,足以夷平一座城市。
據央視報道,中國天文專家表示,目前的撞擊概率只是一個估值,眼下更重要的是開展持續觀測和軌道測算,中國目前已展開「小行星防禦計劃」,指預計在2027年前後,對一顆數千萬公里外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使其改變運行軌道。全球科學家也正以「行星防御」為紐帶展開協作。
目前該顆小行星距離地球超過4800萬公里,雖然撞擊的可能性很小,但天文學家正在密切跟蹤,以發現更多細節。
資料及圖片來源:NASA、綜合媒體報道
七星連珠2025年2月28日上演罕見天文現象!自1982年再現7粒行星連成一線
行星連珠(planetary alignment)是一個特別的天文現象,即是太陽系中的行星在某個時間點,連成一線或者在某一區域,常見的行星連珠有「九星連珠」和「五星連珠」,但是「六星連珠」、「七星連珠」就相對罕見!然而幸運地2025年的1月及2月,分別迎來「六星連珠」及「七星連珠」。 根據香港太空館的解釋,每一粒圍繞太陽公轉的行星,其公轉的軌道大致都處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從地球角度仰望時,就如同在天上連成一條直線。
六星連珠是什麼?
六星連珠是指太陽系中的6顆行星,包括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形成的行星排列,從地球角度仰望時視覺上近似一條直線,有關天文現象並不算罕見,距離上一次六星連珠可追溯至2024年6月。六星連珠由2025年的1月21日開始,歷時大約2個月,錯過後要等待至2026年2月份才會再出現。
六星連珠2025觀測時間+行星分佈位置
七星連珠是什麼?
七星連珠是指7顆行星包括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及火星,在視覺上排列成一條近似直線的罕見天文現象,大概數十年甚至更久才會出現一次。今年七星連珠預計將由2025年的2月28日開始。
七星連珠2025觀測時間+行星分佈位置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太空館、綜合資料
2025年第一個「橙月」懸掛本港夜空 天文台拆解月亮變橙紅色原因
點解月亮會變橙紅色?平時見到的月亮多數為灰白色,然而早前有市民拍到本港夜空懸掛著超亮的橙色月亮,月亮泛著超級橙色,美景引來不少人討論。天文台透過社交平台分享,並解釋「橙月」形成的真正原因!
▼「橙月」形成原因▼
此外,過往亦有不少市民曾捕捉到此番美景。
天文台又補充,這種「雷利散射現象」都會令太陽貼近地平線時,令到肉眼望落去更加紅紅橙橙,該現象與日常日出、日落,太陽接近地平線時的情況接近,即見到太陽尤如一個「鹹蛋黃」般,除了雲量之外,月出時間亦是該晚會否形成「橙月」的原因之一。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天文台拆解「陰陽天」是甚麼
抬頭望天,原來藍天白雲都可以有不同變化!香港天文台日前以「陰陽天有咩玄機?!」為題發文,拆解最近市民見到的奇異雲層現象。天文台附上4位網民的攝影作品,從圖片可見,有濃厚白雲遮半天之景,藍天與白雲分明,儼如用間尺劃線分開一樣。亦有一張相當特別,白雲形成三角形,遠眺似一座大雪山,如仙境般如幻似真。
陰陽天原來是高積雲
在天文台解釋的帖文中,引來不少網民發布自己拍下的「陰陽天」,互相欣賞與研究。
高積雲特徵
天文台官網亦有介紹高積雲,原來高積雲有分4大雲種及7類雲類,它們的外觀為碎裂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