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於31日(周一)宣布延長「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一年,至2026年3月31日。目前計劃下的合資格病人到港大深圳醫院指定門診診症時,只需付人民幣100元診金,編輯整合出先導計劃的服務細節及申請詳情。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最新消息
醫務衞生局於3月31日宣布延長「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一年,至2026年3月31日。而從4月1日起,計劃下的合資格病人需要根據他在醫管局覆診預約的門診類別,於港大深圳醫院對應科室接受診症服務,才能獲先導計劃的資助。
另外,明年1月1日,計劃下的合資格病人的自付診金將按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所訂的專科門診費用有所調整,政府會於稍後公布詳情。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簡介
為應對新冠疫情期間的強制檢疫措施,港府自2020年11月起推行特別支援計劃,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大深圳醫院)為身處大灣區、已預約醫管局指定門診覆診但無法回港的病人,提供受資助的跟進診症服務。參考此計劃的經驗,並為便利香港市民在內地發展、生活和居住,政府緊接於2023年5月10日推出先導計劃,讓持有醫管局指定專科或普通科門診覆診預約的合資格病人,可以繼續在港大深圳醫院接受資助診症服務。
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逾5,000名合資格病人參加了「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當中超過6成為65歲或以上長者。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資助金額
目前參與此先導計劃的病人,每次診症只需支付人民幣100元診金,其餘費用差額由計劃資助,上限為每年人民幣2,000元,有關資助的使用期為2025年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申請資格
申請者須為已在醫管局指定專科或普通科門診預約覆診的慢性病患者,先導計劃的參加資格不包括任何居住地的限制或要求。病人參加先導計劃並接受首次港大深圳醫院門診服務後,在醫管局的相應門診服務的覆診後, 預約便會被取消。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申請方法
如從未參與特別支援計劃的合資格病人,可由4月1日向港大深圳醫院提出申請,填妥有關申請表,連同所需證明文件及醫管局指定的專科門診或普通科門診預約便條親身遞交申請。所需證明文件包括:
- 有效醫管局指定的專科或普通科門診預約便條(如有)
- 香港身份證明文件
-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證)
- 填妥的計劃申請表
- 未滿16歲病人需要本人及監護人資料,包括本人出世紙、香港身份證、回鄉證、覆診預約便條(如有)、監護人香港身份證、監護人回鄉證、監護人個人簽名等資料
另外,合資格病人亦可掃瞄微信二維碼(只限供內地使用),經微信手機程式提出申請。
至於現有合資格病人如想繼續參加計劃,可透過現行途徑由港大深圳醫院根據病人醫管局覆診預約的門診類別,在港大深圳醫院對應的科室預約診症,並須在接受資助診症服務前,於港大深圳醫院填妥確認繼續參與的聲明。
如無意繼續參加先導計劃,並欲返港在醫管局門診覆診,可向港大深圳醫院提出要求。港大深圳醫院會根據病人的臨床需要,轉介病人返回醫管局的相應門診預約跟進。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服務範圍
先導計劃的資助診症服務範圍涵蓋醫管局提供的門診服務,包括:
- 麻醉科(只包括痛症科門診)
- 心胸外科
- 臨床腫瘤科
- 耳鼻喉科
- 眼科
- 婦科
- 內科
- 神經外科
- 產科
- 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
- 兒科
- 外科
- 普通科
至於偶發性疾病、住院或日間住院及急症室服務則不包括在資助診症服務範圍內。得到病人授權後,港大深圳醫院會收取以及使用病人的電子健康紀錄複本;診症後亦會為病人提供門診摘要,以便醫管局日後跟進。
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查詢詳情
如有查詢,市民可致電醫管局(2300 7070),或港大深圳醫院(+86 0755-86913101)。
另外,長者現時可以在大灣區7間醫療機構,以及2間牙科專業服務機構使用醫療券,詳情可參考:政府宣布擴大長者醫療券服務範圍!大灣區7間醫院/牙科診所用得!附醫院地址
*一切資料依官方發佈為準。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目前參與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的病人,每次診症只需支付人民幣100元診金。
申請者須為已在醫管局指定專科或普通科門診預約覆診的慢性病患者。
醫務衞生局早前宣布延長「支援大灣區病人先導計劃」一年,至2026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