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人自備保溫瓶,方便到哪都能喝到熱水。不過長時間使用,又沒有定期正確清洗的話,分分鐘菌從口入,影響健康。台灣有醫生提醒,保溫杯如果長時間沒有清洗,會導致「生物膜」生成。如果攝入致病菌,更會影響身體健康。
台灣家庭醫生陳崇賢在Facebook發文表示,不管是使用塑膠水壺,還是不鏽鋼杯,長期不清洗都會生成「生物膜」。
陳崇賢介紹,「生物膜」由很多微生物構成,長時間在杯內潮濕環境下,微生物所分泌的黏液便會聚集在生物或非生物的表面,如牙菌斑、除濕機水箱内的滑黏物,從而導致保溫杯長出「生物膜」。「生物膜」一旦攝入致病菌,恐會影響身體健康。
保溫瓶底用雞蛋殼除污漬
不想保溫杯內部滋生細菌,就要定期刷洗並晾乾。日本電視台節目《ZIP!》就曾邀請清潔專家,教大家用1種廚餘清除保溫瓶底污漬。
👇按圖了點擊了解更多👇
首先準備3個雞蛋殼,將蛋殼放進膠袋後壓碎,倒入保溫瓶內。再倒入大約40度的溫水,水位剛好浸過蛋殼就可以。最後關好保溫瓶的瓶蓋,像搖酒一樣,搖約1分鐘後倒出碎蛋汁即可,保溫瓶內部亦會即時由污黑變成全新一樣乾淨。
家務達人教洗保溫杯橡膠圈
除了用廚餘可以除污外,日本家務達人よしママさん曾在生活資訊網站「ESSE online」撰文透露,自己會盡量為家人購入相同款式的保溫瓶,以免當保溫瓶橡膠圈無法使用或遺失時,都可以隨時有替代品。但保溫瓶橡膠圈是一個容易骯髒、磨損的配件,一旦沾有污垢和黏液,便難以去除或變得黏稠。有見於此,よしママさん教大家用一款天然又萬用的清潔家居材料,來保持橡膠圈潔淨。
👇按圖了點擊了解更多👇
如果發現保溫瓶橡膠圈上出現黑色霉菌,可把橡膠圈浸泡在廚房專用漂白水約5分鐘。然後沖洗和擦洗,並在徹底晾乾後才重新裝上使用。如果仍無法去除黑漬或橡膠圈有損壞,便要更換。よしママさん建議,保溫瓶橡膠圈應每年更換。
過碳酸鈉清洗保溫杯
另外,如果發現保溫瓶有污垢和黏液,よしママさん亦有以下建議清潔方法。
👇按圖了點擊了解更多👇
一旦發現保溫瓶有污垢和黏液,先拆下橡膠圈和蓋子。準備2公升攝氏40至50度的暖水,加入1湯匙過碳酸鈉,並將其浸泡30分鐘。最後用刷子徹底擦洗和沖洗,即可減少黏液、顏色變暗和異味。
過碳酸鈉用途
過碳酸鈉是一種氧系漂白劑,能去污、除臭、殺菌和漂白,跟梳打粉、檸檬酸一樣屬於天然的清潔劑。當過碳酸鈉溶於水時,會分解成「氧氣、水和碳酸鈉」,對環境、人體無害,嬰兒物品也可安心使用。
但要留意,使用過碳酸鈉時,不可與鹽酸、醋酸、氯系漂白水等清潔劑混用,以免產生氯氣。而且溶液鹼性較強,建議戴上手套使用。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FB@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ESSE online、日本電視台節目《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