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錯保溫杯隨時「飲水變飲毒」。台灣有報道指市面保溫杯一般以不鏽鋼或塑膠製,但用料質素其實存在差異,一旦揀錯有可能引致杯中毒物被飲落肚,嚴重者甚至可以損害腦神經,建議在選購前有幾個號碼要認清。
台灣《中天新聞》日前報道,指市面有售的保溫水壺一般分成塑膠及不鏽鋼2大類,但事實上不鏽鋼有等級之分,其中包括200、300(304、316)及400級,分別對應「工業用」、「食品/醫療級」及「具磁性」,其中工業用(200)不鏽鋼容易生鏽,長期使用工業用不鏽鋼製作的水杯飲水會帶來重金屬中毒風險,食品/醫療級不鏽鋼所製作的保溫杯就相對安全。
台灣吉田醫療機構副院長曾哲凰指,錳是一般存在於身體裡面的微量金屬,但一旦過量,則有可能引起大腦神經退化。
除不鏽鋼外,塑膠水壺亦有其對應風險。報道建議選購塑膠水壺時留意瓶身上的三角形符號,大多數都有標示「PP5」或「PC7」,代表用料耐撞耐高溫,可承受高至130至140度溫度。如果產品標示「PVC3」,則耐熱程度僅80度,如果裝水太熱就有機會溶出塑化劑。
綜合而言,報道指醫生建議挑選保溫壺時,注意不鏽鋼水壺揀「304」或「316」號,塑膠水壺則要揀「5」或「7」號,飲水時誤攝入有害物質的風險可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