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內地網民在小紅書發文,對香港地下隧道內一個掛有「福」字揮春的「木櫃」感到好奇。貼文在小紅書引發熱議,不少網民解釋該「木櫃」實為露宿者居所,並表示在內地很難見到這種景象,認為香港社會很包容。即睇下文了解詳情。
近日,有內地網民於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表示在香港某地下隧道發現一個奇特「木櫃」,並驚訝表示:「居然還做了個門? 」這篇文章旋即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民紛紛留言解答,指出該「木櫃」實為露宿者於隧道內的「居所」。
該內地網民上載一張圖片,顯示於一條地下隧道內,一個看似由木板及其他雜物搭建而成的臨時「櫃子」佇立在路旁,上方更掛有揮春,寫上「福」字。
內地網民大讚香港包容
這些相片在小紅書引起不少內地網民的好奇,有內地網民留言查詢:「香港沒有城管嗎?」、「大暴雨怎麼辦?會淹水嗎?」、「好想知道裡面是怎麼樣的?」亦有網民認為該「屋」雖然是臨時搭建,但相當乾淨:「那個門還好乾淨」。此外,有內地網民留意到圖中的隧道雖然看上去陳舊,但沒有污垢,非常乾淨,大讚香港衞生「做得好」。更有內地網民表示在內地很難見到這樣的景象,認為香港社會相對包容。
▼網民留言▼
來源:小紅書
近日一段關於安達邨的影片在網上瘋傳,有博主聲稱香港這個屋邨是「全球最密集小區」,更形容公屋環境狹窄壓迫,引起大批中港兩地網友熱議。影片下方,有人狠批香港住屋差,也有港人力撐公屋實用、穩陣,並留言反擊「沒錯沒錯!那你們不要再來香港搶福利騙公屋」、「你班人一日到黑就係度黑香港」。
安達邨成全球最密集小區?
近日一段關於香港公屋的影片在社交平台熱傳,引起不少港人熱烈討論。從影片見到,博主聲稱觀塘安達邨是全球最密集的小區,指「一棟小區就住著上萬人,每50平方就擠著一家五六口人,整個小區人口堪比國內一個縣」。同時,他又形容邨內建築密集、空間壓迫感強,並在片中問道:「如果給你一萬一個月在這樣的地方生活,你能多久呢?」
香港公屋如同貧民窟?
記者翻查資料,發現這段影片早在去年已於多個社交平台流傳,並引起中港兩地網友熱議。有網民認為香港的公屋環境與「貧民窟」無異,指「香港人住的好沒有尊嚴」、「生活品質真夠...」、「港燦就是可悲」。
港人反駁:無知就無敵
針對有關指控,不少港人直言「無知就無敵」,並留言反駁「細就細D,但一定唔會冧,漏水,冧石屎」、「好過大陸起這麼多爛尾樓」、「大陸環境很好嗎」。亦有網友反擊,指「沒錯沒錯!那你們不要再來香港搶福利騙公屋」、「你班人一日到黑就係度黑香港」、「咁壓抑就唔好來攞福利」、「香港這樣的房子大都是大陸新移民住的,這位博主有了解過嗎?」
▼網友留言▼
有網友則指出,香港公屋申請困難,「抽中公屋同中六合彩冇分別」,而且安達邨也不是博主口中的內地小區,甚至反問:「你識條毛?呢啲唔係小區,係政府大宅」。除了港人聲音,也有部分內地網友站出來為香港公屋「平反」,質疑影片存有誤導成份,「這是刻意選擇的拍攝角度,以達到他描述的效果」、「明顯有節奏的成份」、「安達邨在觀塘的一個山上,事實上樓距至少的都有30米,屬政府公屋,沒抖主說的這麼不堪」。
公屋實況有據可查
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公布的《房屋統計數字2024》報告,現時公屋住戶人均居住面積平均為13.9平方米(約150平方呎)。雖然與私人住宅相比空間有限,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已屬基本實用,可見坊間對公屋環境的描述,未必全面反映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