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潮|在屯門新墟屹立逾半世紀的協興隆雜貨店,近日正式拉下鐵閘,同時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這間充滿阿爺及父輩回憶的老店,以販賣紅色膠豬仔錢罌等懷舊貨品及家品而聞名,更是區內少數仍保持「問價傾計」傳統人情味的店鋪。大批街坊紛紛在社交平台留言喊不捨,有人感嘆「一個時代的終結」。
屯門半世紀雜貨老店結業 街坊淚別紅色膠豬仔錢罌:集體回憶消失
這間位於屯門新墟街市的協興隆雜貨店於7月19日(上周六)結業,據悉老闆由繼承父業傳承至今已有約52年歷史,店舖曾經二代人打理,但老闆最終決定光榮引退。有熟客透露:「由老闆嘅爸爸做嗰陣開始,我屋企人已經開始幫襯,以前仲有米賣,我嫲嫲識得佢兩個老婆。」如今隨着同一條街的「帆船酒家」、「炳記麵家」等老街坊商戶相繼消失,新墟已經逐漸「改頭換頭」,正被連鎖凍肉店和內地菜檔等取代,令不少居民表示唏噓。
老店員工人情味成絕響:會落力幫手搵貨
「多謝四眼仔叔叔服務屯門幾十年!」有街坊留言憶述對協興隆的珍貴回憶,該店不只以裝潢取勝,店員更會「落力幫手搵貨」的態度贏得不少街坊口碑。有網民分享:「服務好好,開口問會幫手揾要買嘅野,第時有野急用都要上網揾」、「住屯門30幾年,雖然只係入過去一次,個次亦搵唔到想要嘅嘢,但店員姨姨都好落力幫我搵,大家一路傾吓計,感覺好親切」,讓人難忘舊式雜貨店的人情味。
▼網民留言▼
網民感傷:唔知去邊度買紅色膠豬仔錢罌
至於店內那些「淘寶找不到」的懷舊貨品,更是集體回憶的載體。從紅色膠豬仔錢罌到傳統家居用品,每件商品都承載着屯門人的成長故事。有網民感傷表示:「以後都唔知去邊度買紅色膠豬仔錢罌」、「呢間有啲好冷門好冷門,屬於阿爺個年代先有嘅嘢賣,入面嘅人都好好」。隨着老店結業,有網民表示新墟目前最舊的店鋪已變成遊戲機中心,令網民無奈表示「一個時代的終結」。
不過,都有大批街坊為老闆作出祝福,「以前年代個個街坊,見證住時代變遷,而家生意難做,趁機休息下」、「真係光榮結業,勞碌大半生,老闆們係時候享福,可以自由身去享受生活啦」。
資料及圖片來源:Facebook@真·屯門友、Facebook@屯門友
酒樓結業潮|明星海鮮酒家黃大仙分店8月1日起執笠
有市民留意到,明星海鮮酒家旗下的黃大仙竹園分店「明星海鮮燒鵝專門店」因租約期滿,將於8月1日起結業。
▼明星海鮮酒家通告▼
金滿樓結業最後營業日至7月31日
同時,位於太子彌敦道的金滿樓同告結業。有網民透過社交平台上傳一張印上「金滿樓(寫字樓)」的結業公告,稱由於公司現有租約即將到期,因業主加租幅度過高,與業主就新租金安排未能達成共識,公司經深思熟慮後決定,金滿樓的最後營業日將定於今年7月31日。公司感謝各位客人過去6年來的支持,「我們曾在這裡共同度過無數歡聚時刻,您的每一次光顧、每一句鼓勵,都是我們努力不懈的動力」。
公告中又指,「雖然此刻暫告一段落,但我們並未就此佛步,金滿樓將會尋找新的落腳點,重新出發,延續我們的味道與精神」、「若有緣,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再度與大家見面」。
▼金滿樓通告▼
▼網民留言▼
結業消息引來不少市民討論,直言「又有兩間酒樓準備退場」、「業主呢個時間仲加租?」部份網民倍感唏噓,留言感嘆「想當年首創限時用餐多麽風光,想不到今天限時結業何等悲壯」。
資料及圖片來源:Facebook@黃大仙區友(黃大仙,新蒲崗,鑽石山,慈雲山......)、Facebook@全港店舖執笠結業消息 關注組、UHK港生活
香港中式酒樓步入寒冬?港人:收費制度不透明
有網友近日在香港討論區以「香港中式酒樓死因」為題發帖,他指出「國內餐飲影響是主因但不是死因」,認為不透明的收費制度才是最大的致命點。樓主表示,雖然酒樓菜單標明了各款菜式價格,卻有「白飯錢」、「茶位」、「加一」等隱藏收費,往往到實際結帳時才見真章,使整體消費缺乏預算感。相比之下,內地不少餐飲品牌標價清晰,付款方式明確,自然更能吸引食客。
延伸閱讀:
此外,樓主亦指出,中式酒樓的經營模式已經過時,導致營運成本高昂。他提到,酒樓面對三大主要支出壓力:人工(連強積金)、租金與食材,這三座大山嚴重擠壓利潤空間,稍有閃失便陷入虧損。
網友分析5大死因:比咁多錢都唔好食
帖文引起熱烈討論,不少網友深表認同,紛紛留言「中式酒樓,你預埋單時,同菜單上銀碼加25%或以上就較合理」、「由得佢自生自滅,始終酒樓營業成工高,客人又以上了年紀的為主」。綜合留言,網民普遍將中式酒樓的衰落歸因於以下5大問題,包括食物預製化、租金壓力、酒席市場萎縮等,甚至有港人直言「幾十蚊食預製點心,埋單仲要加服務費,傻的嗎?」、「食物材料差,賣得貴,食客唔係傻仔,佢地執笠都係整定」。
1.食物預製化
2.為開源節流犧牲質素
3.租金壓力
4.酒樓形象難吸後生客
5.酒席市場萎縮
來源:香港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