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為對抗登革熱疫情,啟用了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年可生產數十億顆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卵,旨在透過釋放這些蚊子,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保護國民健康。
登革熱的威脅
登革熱,自二戰以來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議題,許多國家都深受其害。這種由黑斑蚊屬的蚊子,尤其是埃及斑蚊傳播的疾病,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巴西的應對措施
作為登革熱的重災區,巴西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自2014年起,巴西開始著手培育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斑蚊,希望能透過與野生蚊子交配,擴大帶菌蚊子的比例,從而降低登革熱的傳播風險。
全球最大蚊子工廠的誕生
為了加大防治力度,巴西在巴拉那州庫里奇巴市的健康科技園區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蚊子工廠。這家工廠每周可以生產高達一億顆蚊卵,每年總產量超過五十億顆。
沃爾巴克氏菌的作用
這些蚊卵由研究人員培育,成為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埃及斑蚊。沃爾巴克氏菌能有效抑制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寨卡病毒在蚊子體內的繁殖。由於沃爾巴克氏菌的存在,帶菌蚊子在群體競爭中更具優勢。
實驗的原理和流程
科學家們歷經多年研究,成功實現了帶菌埃及斑蚊的培育。實驗室會將培育出的帶菌蚊子釋放到野外,牠們會與野生蚊子交配,逐漸擴大帶菌蚊子的群體,從而降低疾病的傳播風險。
對巴西的意義
巴西每年因登革熱等疾病導致數百萬人感染,甚至數千人離世。全球最大蚊子工廠的啟用,被視為該國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里程碑,有望透過大規模釋放帶菌蚊子,降低疾病發生率,最終保護國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