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警鐘:全球病例2050年恐翻倍,三大因素敲響警號

文: 馬熙婕
18小時前

最新研究指出,全球肝癌病例預計在2050年將增加一倍,多達137萬人可能因此失去生命。研究揭示了三大主要致癌因素,包括病毒性肝炎、飲酒和脂肪肝,這些因素正日益威脅全球健康。 大家應關注肝癌的早期徵兆,並採取預防措施。

肝癌的嚴峻挑戰:全球趨勢與香港現況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癌症,也是第三大致命癌症。根據一份發表在醫學期刊《The Lancet》上的研究報告,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全球肝癌新發病例數量將從2022年的87萬,增加到2050年的152萬,增幅近一倍。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全球將有137萬人可能因患肝癌而離世。在香港,肝癌也是第五大常見癌症,僅在2022年就奪走了超過1400人的生命。

哪些因素導致肝癌?三大元兇浮出水面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改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就可以預防至少60%的肝癌病例。這三大因素分別是:病毒性肝炎、飲酒和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仍然是肝癌的主要原因。 飲酒過量亦是肝癌的危險因素,預計到2050年,酒精消費將導致超過21%的肝癌病例。此外,隨著肥胖、糖尿病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非酒精性脂肪肝(MASLD)逐漸成為肝癌流行的主要致病因素。

如何預防肝癌?你我可以做的

預防肝癌,我們可以從多方面入手。首先,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最佳方法。其次,限制酒精攝入,避免過量飲酒。 最後,保持健康的體重,控制血糖,積極管理脂肪肝。 此外,定期體檢,及早發現肝臟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肝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如果出現右上腹疼痛、皮膚及眼睛泛黃、腹部腫脹、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應立即就醫。

肝癌的早期警訊:不容忽視的徵兆

肝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病徵,這使得早期發現變得尤為重要。 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一些徵兆,包括右上腹疼痛、發燒、皮膚和眼睛泛黃、腹部腫脹、小便呈茶色、大便呈淺灰色、食慾不振、噁心、體重下降、疲倦及虛弱。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即就醫,及早診斷和治療。

高危人士須知:肝癌的八大風險因素

除了上述三大因素,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例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患肝癌的機會,比非乙肝病毒攜帶者高出約100倍。 肝硬化、丙型肝炎、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進食有毒素的食物(如黃曲霉毒素)、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污染物侵害,以及膽管炎或先天性膽總管囊腫,都可能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了解這些風險因素,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健康。

《U GO必去榜》4️⃣大TOP2️⃣0️⃣榜單出爐🎉!

立即睇👀港人熱推演唱會/活動展覽/人氣自助餐/打卡Café😍

立即睇👀港人熱推演唱會/活動展覽/人氣自助餐/打卡Café😍

《社群》請您試用全新「驅蚊大師『清爽版』」20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