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黃牛騙案頻生 專家提2方法望解決問題【教你3招分辨Cityline門票真偽】

文: 李兆城
3小時前

近期大型演唱會門票詐騙案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警方自上月中起已接獲逾二百宗假門票騙案,當中涉及韓國巨星G-DRAGON的香港演唱會,個別案件的受害人損失金額更大。面對愈演愈烈的炒賣風氣及門票騙案,社會再度掀起對演唱會門票實名制的討論。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在接受訪問時坦言,雖然推行實名制存在實際困難,但長遠而言,這無疑是解決黃牛問題及杜絕假門票的最根本方法。

方保僑分析指,演唱會門票實名制在香港推行困難,主要源於兩大因素。首先是本地獨特的門票銷售生態,他解釋,香港演唱會有不少贊助商門票,例如大型企業如銀行、保險公司會預留大量門票用作客戶關係及市場推廣。這些門票由主辦方交到贊助商手上,再由贊助商分發給客戶,過程中經過多次轉手,要在源頭落實登記所有持票人身份,操作上相當複雜。

人力物力成阻力 科技方案可解困局

其次,推行實名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亦是另一大阻力。方保僑憶述,本港過往有大型演唱會嘗試推行部分實名制,若要全面實施,主辦方在入場安排上需額外配置大量人手逐一核對持票人身份,這無疑會大幅增加營運成本及延長觀眾入場時間,為大型活動帶來沉重負擔。面對重重困難,是否代表實名制注定無法實行?方保僑認為,善用科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他建議,政府可考慮利用「智方便」應用程式作為演唱會門票的實名認證系統。由於「智方便」已對接入境處的數據庫,擁有全港市民已核實的個人資料,市民購票時可透過「智方便」進行身份認證,而不會洩露市民的詳細個人資料,既安全又能解決實名登記的準確性問題。他補充,若能配合「動態二維碼(Dynamic QR Code)」技術,將電子門票與購票者的手機應用程式綁定,門票便不能以簡單截圖方式轉讓,大大提高轉售的門檻。

 

 

堵塞炒賣漏洞保障旅客 抽籤制度相輔相成

對於實名制或影響海外旅客購票,方保僑承認這是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因為現時沒有一個共通的系統可以即時核實旅客的護照真偽。然而,他強調,即使是旅客購票,若採用動態二維碼與手機應用程式綁定的技術,這同樣能有效遏制門票被用作炒賣圖利。他認為,此舉雖不能完全杜絕黃牛,但能將炒賣的難度及風險提高。

歸根究底,方保僑認為現時假門票騙案猖獗,全因市民無法循官方途徑購得心儀門票,在絕望下才轉向非官方平台,從而墮入騙徒陷阱。他又指,若能推行實名制,再輔以抽籤等較公平的銷售模式,便能從源頭打擊黃牛黨的意圖,市民能透過正常渠道購票,炒賣及假票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Cityline 教睇門票 3 大防偽特徵

Cityline 亦就有關事件發出通知,教大家透過 3 個防偽特徵,分辨門票真偽。

Source:Cityline、方保僑

【延伸閱讀】

 

↓【免費送】美食博覽2025電子套票!↓

↓ 同一門票玩盡四大展覽✨唔同著數等您拎🛍️ ↓

↓ 同一門票玩盡四大展覽✨唔同著數等您拎🛍️ ↓

《U GO必去榜》4️⃣大TOP2️⃣0️⃣榜單出爐🎉!

立即睇👀港人熱推演唱會/活動展覽/人氣自助餐/打卡Café😍

立即睇👀港人熱推演唱會/活動展覽/人氣自助餐/打卡Caf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