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與淋病共病:台大研究探討「低劑量抗生素」治療成效

文: 馬熙婕
2025.08.11

愛滋病與淋病均屬性傳染病,台大醫院進行臨床試驗,探討使用低劑量抗生素治療淋病的效果,希望能降低藥物開銷與副作用。 研究顯示,愛滋感染者同時罹患淋病的機率不低,此研究旨在優化治療方案。

愛滋與淋病的交集

你可能不知道,愛滋病和淋病這兩種疾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臨床觀察發現,兩者常常同時出現。淋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為了深入了解治療效果,台大醫院感染科團隊展開了一項研究,探索不同劑量的「頭孢曲松」是否都能有效治療淋病。

研究背後的支持

為了鼓勵醫師投入愛滋病領域的研究,吉立亞醫藥自2020年起在亞洲推出「HIV領域研究學者計畫」,提供為期兩年、高達美金13萬的研究經費。今年,台大醫院感染科團隊獲得了這項殊榮,他們的研究主題是「針對非複雜性淋病感染,500毫克與1000毫克頭孢曲松治療效果的比較:一項非劣性隨機對照試驗」。

低劑量抗生素的潛力

吳宗祐醫師指出,愛滋病毒感染者罹患其他性傳染病的風險較高,根據台大醫院的臨床觀察,約有一至兩成的愛滋感染者同時感染淋病。目前淋病的一線用藥是「頭孢曲松」,但近年來,歐洲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1000毫克劑量,而台灣仍建議使用500毫克。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在抗藥性問題不嚴重的地區,證明500毫克的「頭孢曲松」也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降低藥物開銷和副作用。

研究的具體內容

這項研究預計招募750名感染非複雜性淋病的成人,主要收案醫院包括台大醫院及其分院,以及亞東醫院。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性傳染病,感染部位主要在尿道、子宮頸和直腸黏膜等。如果淋病雙球菌對「頭孢曲松」產生抗藥性,可能對其他抗生素也產生抗藥性,這就是所謂的「超級淋病」,治療起來會更加困難。

台灣的現況與挑戰

林冠吟醫師表示,雖然國外「超級淋病」案例有增加趨勢,但台灣的情況相對穩定,對於頭孢曲松的抗藥性比率約為1.8%。這項研究希望透過科學數據,證實使用500毫克劑量也能有效治療淋病,從而降低藥物開銷及副作用。

愛滋防治的進展

聯合國愛滋規劃署 (UNAIDS) 提出了2030年達成「95-95-95」愛滋防治目標。台灣在防治愛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2024年已達到「92-96-95」的目標,但在「愛滋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方面仍需加強。

感染人數的變化

2023年,台灣新增確診通報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939例,是20年來首次低於1000例。2024年,新增確診通報人數稍有增加,為1002人,34歲以下族群的增加幅度較為明顯。這可能與就醫便利性提高、篩檢意願增加等因素有關。

預防勝於治療

林冠吟醫師建議,在衛教宣導上,應該觸及更多族群,除了在交友App和網站上宣導外,也應普及到一般族群,讓大家了解「只要有過性行為,至少一生接受一次愛滋篩檢」、「如有無套性行為,每年至少一次愛滋篩檢」的重要性。此外,她也提醒,即使有固定的性伴侶,仍然存在感染愛滋的風險,預防措施包括全程使用保險套、預防性投藥、施打HPV疫苗、M痘疫苗等,才能有效避免感染其他性傳染病。

【招Chii友】U Community社群送Chiikawa公仔200隻!


↓【限時搶⚡】laCOOL彈白飲↓

↓15天彈 .潤.白↓

↓15天彈 .潤.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