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假期,世界地質公園西貢橋咀洲生態環境慘遭嚴重衝擊。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於10月1日實地考察後揭示,該處遊客數量暴增至超過4千人,逼爆程度遠超其他旅遊熱點,更見大量遊人挖掘海星、海膽、海螺等海岸生物、隨處丟棄垃圾,更有違法生火煮食的行為,情況令人髮指。
海岸生物被捕撈 垃圾堆積如山
綠色和平於十月一日到訪世界地質公園考察調查後發現,長假首日,橋咀洲海岸可謂人頭湧湧。從圖片清晰顯示,有遊客自備工具挖掘,並將捕獲的海星、海螺、海膽等海洋生物裝入桶中。這種行為不僅直接減少了海岸生物數量,更破壞了潮間帶的脆弱生態平衡。
此外,亦見遊人隨處生火煮食。照片中可見,人們在沙灘或林下用石頭搭起爐灶,違規燒烤龍蝦、蔬菜等食物,此舉不僅留下焦黑痕跡,更帶來潛在火災風險。網民質疑到底地質公園內是否容許燒烤,遊客涉嫌違法生火。
更甚者,大量遊客遺留的廢物在沙灘上堆積如山,形成一個個大型垃圾堆,當中可見大量塑膠水瓶、即棄餐具和膠袋,對海洋環境構成直接威脅。
綠色和平轟:須制定全面生態旅遊政策
綠色和平批評,橋咀洲遊人爆滿和環境破壞問題,正正證明政府當局針對個別旅遊熱點加強執管,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助解決過度旅遊帶來的問題。組織促請政府推動「四山」生態旅遊項目前,須制定全面生態旅遊政策,包括研究西貢海島承載力,按生態敏感程度制定措施,避免對地質公園造成嚴重環境破壞。
網民建議徵收入場費減人流
早前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時倡議,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供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提升體驗和經營效能,亦會探究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等方案。
有網民認為政府可實施「收費制」或效法內地景點實施「入場規管」,甚至提出「假日收費制,入場三百塊,亂揼垃圾,非許可生火地,罰款三千文」等建議,以提高旅遊門檻並加強阻嚇力,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
另外,亦有不少網民心疼大自然遭肆意掠奪與破壞,感嘆「生態災難」﹑「淪陷」﹑「請要好好保護大自然」。
來源:綠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