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香港再次掀起一股「買金潮」,尤其在部分以價格優勢著稱的老牌金飾店,引發排隊搶購盛況。根據社交媒體平台如小紅書網民分享的帖文顯示,10月中旬連日來(10月16日至18日),多家金鋪門外清晨便開始湧現人龍。有網民透露,部份代購人士為了搶佔有利位置,甚至需凌晨五點就從內地出發趕來香港排隊,以確保能趕上第一輪入店時段。
香港湧現「買金潮」老舖黃金排長龍 大媽清晨5時現身搶排第1買金飾
從小紅書網民分享的帖文可見,位於香港ifc老舖黃金門口近日早上時段已見排隊熱潮,有網民表示曾在早上8點45分抵達時,發現門口已「超多人」,而錯過第一輪的顧客,基本需要排隊2小時起跳。
隔日有人則分享在早上7點門外就已聚集了數十人,排隊時間更拉長至3小時,直言「晚到的可以不用來了」;更誇張的是有人表示有大媽於清晨5時多已經現身,成功霸佔頭位成為第一名入店顧客,十分誇張。這種被網民形容「比菜市場人還多」的體驗,讓不少人留言感嘆「有錢人真多」,只看畫面不禁形容過程「比去買菜還累」,有現場排隊者表示當中不乏代購和內地旅客,他們不惜通宵或犧牲睡眠時間來「買金」。
為甚麼有大量遊客、代購排隊搶黃金?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這波「買金潮」是發生在全球金價逼近歷史高位的時間點,甚至有網民表示自己在「高位賣了幾十克」的背景下,為何會有大批人願意買金?有部份網民留言質疑:「為啥要在黃金快一千的時候買,之前七百多的時候沒啥人買?」、「個個都說錢難掙,沒錢,這時候買金的人還挺多的。」這種「買漲不買跌」的行為,被許多網友指出可能是典型的羊群效應和投資心理,有人更戲稱其盛況「像當年排隊買房子」。
然而,都有網友分析指,這股熱潮的背後存在著實質的經濟誘因,面對「它家(老舖黃金)不是出名貴的咩,搞不清楚點解好多人排隊」的疑問,有人指出全因剛剛於9月尾已正式開業的「老舖黃金」香港ifc分店,推出新店優惠買滿$1000減$100,該活動延至10月18日(上周六)後結束,因此上周後期引來不少顧客排隊「搶購」金飾。
亦有網民指出,香港的黃金牌價本身就比內地便宜約「九折」,若再遇到店鋪推出的優惠活動,實際折扣可再打九折。尤其對於購買大件金飾的顧客,疊加優惠後「隨便就省了四五千到一萬,一個月的工資」,巨大的差價或吸引大量內地消費者前來搶購,使老牌金鋪的性價比在當前成為市場人氣話題之一。
老鋪黃金創立於2009年,在中國被喻爲「黃金界愛馬仕(Hermès)」,不但以「古法手工金」作為營銷賣點,同時推出「一口價」的買金模式,因而亦吸引部份年輕人。而位於香港ifc的老舖黃金,是繼品牌2023年落戶尖沙咀後,第二間進駐香港的分店,當時已經吸引了大批人潮,店員更會向顧客提供Evian水,讓顧客享受「貴賓級」服務。
黃金不僅是投資產品?承載避險保值等傳統價值
有網民好奇「為什麼買實體黃金不買 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是真的擔心戰亂?」有人分析認為,「買金」或反映出實體黃金在部分買家心中,不僅僅是投資產品,對他們而言實體金飾作為一種可觸摸、可攜帶的硬資產,更承載了避險和保值的傳統價值;加上在金價持續攀升的趨勢下,估計投資者相信未來金價會繼續走高,因此仍選擇在當前「高位」入場。
現貨金一度升至每盎司4378.69美元,之後轉跌最多超過3%,較早時報每盎司4249.6美元,下跌近1.8%。
資料及圖片來源:小紅書、老舖黃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