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寵物探訪|醫院管理局近日宣佈一項極具人情味的新政策,將安排長期住院或處於臨終階段的病人,與其個人寵物進行探訪重聚。此舉打破了公立醫院嚴格的感染控制壁壘,正式承認毛孩在許多家庭中「家人」的地位。消息一出,旋即在寵物界和病患社群中引發熱議。
醫管局推寵物探訪准長期住院/臨終病人 與寵物相聚「告別」圓心願
過去,本地公立醫院的寵物探訪僅限於義工帶領的治療犬活動,例如醫院至今已舉辦超過50次類似的探訪活動,從而減輕病人的孤獨感。然而,對於因中風住院3個月的馮女士而言,無法與其寵物見面實在是十分煎熬!
據報道指,馮女士於訪問中透露,最牽掛的是家中13歲的三色貓「小花」。她表示:「通過視像都可以見面,但面對面見面,可以抱牠、親吻牠,你可以跟牠說聲再見,吩咐牠好好地生活,不要頑皮,有另一種感受。」其實在生命盡頭,能親口向最愛的毛孩道別與交代,成為許多病人最後的心願。
醫管局指出,已檢視對動物、寵物探訪的安排,期望能夠在平衡「感染控制」和「病人臨床狀況」等情況之下,作出更加人性化的處理。醫院管理局紓緩治療中央委員會主席郭愛玲強調,寵物最基本要求必須是健康,「不太健康,或有不同的分泌,或經常脫毛,我們都會建議,會否對病人自己去探訪這個寵物,對病人也未必是好事」。
郭愛玲又分享一宗醫護團隊的案例,指曾經有一位70多歲的婆婆,入院後十分掛念她的小狗,院方當時安排了單人房,讓婆婆和小狗重聚,這個短暫的「最後約會」讓婆婆滿足地放下牽掛。她回憶:「記得一周內該病人就應該離世了,這是我自己覺得很難忘的一件事。」
雖然過去申請的個案未算多,但她呼籲,處於臨終階段的病人若有同樣願望,都可以主動向醫護人員提出個人寵物探訪安排。屆時醫院會視乎病人個人的健康狀況,可以安排在單人病房內,或者醫院室外地方與寵物重聚,讓病人達成心願。另外有受訪義工表示:「希望令他們整體心情放鬆些、開心些,似乎對他們的留院或治療,都會有很正面的影響。」
公立醫院個人寵物探訪措施安排
寵物探訪申請方法:
寵物探訪條件:
資料及圖片來源:醫院管理局 Hospital Authority、綜合媒體報道、TVB無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