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棄面巾」因其方便與衛生的優勢在網路平台迅速爆紅,許多人都會選擇用它取代傳統毛巾,進行面部清潔,特別是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台上,各式各樣標榜「綿柔」、「親膚」的產品銷量火爆。然而,根據央視最新一輪的調查報告,市面上大量廉價洗臉巾,存在嚴重的品質問題。
相信不少港人都會在購物平台淘寶、拼多多上購買價格相宜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近年大熱的即棄洗面巾。然而央視最近揭示了潛藏在這些平價產品中的驚人健康風險。
21款洗臉巾被檢出有毒化學殘留
根據2025年10月央視網的一則檢測報告,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針對市面上在售的23款洗面巾進行了化學殘留檢測,結果令人震驚。
【按圖睇係邊23款洗面巾檢測】
21款宣傳含「植物纖維」或「再生纖維素纖維」(其主要成分是粘膠纖維)的洗面巾,均被檢出有毒化學物質「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殘留。僅有2款明確標註「100%棉」的產品,未檢出二硫化碳殘留。
「一字之差」的陷阱:「棉柔巾」≠「綿柔巾」
這種問題的根源,在於洗面巾材質的「一字之差」。
1. 真正的安全產品:棉柔巾
- 核心原料:100%純棉花。
- 工藝:採用水刺工藝,無需化學黏合劑,天然安全、親膚無刺激。
2. 潛在的風險產品:綿柔巾
- 核心原料:多為「粘膠纖維」或「再生纖維素纖維」,由木材、竹子等提取。
- 工藝隱患:在將天然材料轉化為纖維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大量的硫酸、二硫化碳等有毒化學試劑。如果生產商為了降低成本而在漂洗環節不夠徹底,這些劇毒溶劑的殘留物就會附著在洗面巾上。
二硫化碳的健康威脅
洗面巾是每天與人體皮膚直接、頻繁接觸的用品。長期使用含有化學殘留的洗面巾,如同潛藏身邊的隱形殺手。
皮膚損害
對於敏感肌膚而言,殘留的化學物質極易引發過敏反應、紅腫、瘙癢。長期使用,即使是耐受性較強的皮膚,也會對皮膚屏障造成不可逆的損害,使皮膚變得乾燥、粗糙,並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襲。
神經系統風險
更嚴重的是,二硫化碳等化學物質若經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對人體的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導致頭痛、頭暈、乏力等不適症狀。
如何辨識安全洗面巾
面對購物平台上的洗面巾品質亂象,專家呼籲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學會辨別安全產品:
| 選購要點 | 安全標準 | 注意方面 |
| 成分標示 | 務必認準 「100%棉」 或 「純棉」 標示。 | 避免「粘膠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等化學纖維。 |
| 產品資訊 | 應有清晰的產品名、工廠地址、合格證和批號。 | 無品牌、無地址、無質檢報告的「三無產品」不要買。 |
| 觸覺和顔色 | 避免過於 「特白、特軟」 的產品,通常化學處理過多。 | 質地異常綿軟、顏色過度潔白。 |
| 氣味測試 | 不應有任何異味。 | 嗅聞是否有刺鼻的化學藥劑味。 |
| 沖水測試 | 用水沖洗時,水不應變白、不應產生泡沫,且巾體不掉白粉。 | 水變白或有白色粉末脫落,可能含有過多添加劑。 |
來源:央視網
延伸閲讀:
央視檢測23款洗臉巾,21款含「植物纖維」或「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產品,被驗出有毒化學物質「二硫化碳」殘留。
選購時認準「100%棉」或「純棉」標示,避免化學纖維。注意產品資訊,避免「三無產品」,並留意氣味和沖水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