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亞洲50最佳餐廳」日前順利誕生,今年香港一共有九間餐廳上榜,總算不負「美食之都」的稱號,其中更有兩間成功擠身前十名,排名最高的有置地文華東方酒店旗下餐廳Amber,位列第4,比去年上升兩位,更重奪聖沛黎洛及巴娜贊助的「中國最佳餐廳」殊榮,而龍景軒則排第10位,比去年躍升十位。
圖:FB@Amber at The Landmark Mandarin Oriental, Hong Kong
其他上榜餐廳包括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 (第13位)、大班樓(第27位)、天空龍吟(第33位)、福臨門(第34位)、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第40位)及 Bo Innovation (第41位)。而大廚佐藤秀明於中環石板街酒店開設的旅 (Ta Vie)則首次上榜,排名第48位。
圖:FB@Ta Vie旅
本年度的冠軍由泰國曼谷的Gaggan蟬聯,它更蟬聯聖沛黎洛及巴娜贊助的「亞洲最佳餐廳獎」和「泰國最佳餐廳」,而緊隨其後的有日本東京的Narisawa及新加坡的Restaurant Andre。而今年一共有十間新餐廳上榜,其中包括三間日本餐廳,另外,位於韓國首爾的Mingles餐廳首次上榜旋即登上第15位,不僅獲得John Paul 贊助的最佳新餐廳獎,更同時獲得「韓國最佳餐廳獎」。
詳細排名如下:
| 排名 | 餐廳名稱 | 城市/國家 |
| 1 | Gaggan | 曼谷 |
| 2 | Narisawa | 東京 |
| 3 | Restaurant André | 新加坡 |
| 4 | 香港 | |
| 5 | Nihonryori RyuGin | 東京 |
| 6 | Waku Ghin | 新加坡 |
| 7 | Ultraviolet | 上海 |
| 8 | Nahm | 曼谷 |
| 9 | Indian Accent, at The Manor | 新德里 |
| 10 | 香港 | |
| 11 | Hajime | 大阪 |
| 12 | Les Amis | 新加坡 |
| 13 | 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 | 香港 |
| 14 | Burnt Ends | 新加坡 |
| 15 | Mingles | 首爾 |
| 16 | L'Effervescence | 東京 |
| 17 | Corner House | 新加坡 |
| 18 | Fu He Hui | 上海 |
| 19 | Issaya Siamese Club | 曼谷 |
| 20 | Quintessence | 東京 |
| 21 | Shinji By Kanesaka | 新加坡 |
| 22 | Jungsik | 首爾 |
| 23 | Eat Me | 曼谷 |
| 24 | Takazawa | 東京 |
| 25 | Ministry of Crab | 可倫坡 |
| 26 | Sushi Sato | 東京 |
| 27 | 香港 | |
| 28 | Mr & Mrs Bund | 上海 |
| 29 | Jaan | 新加坡 |
| 30 | Le Moȗt | 台中 |
| 31 | La Maison De La Nature Goh | 福岡 |
| 31 | Tippling Club | 新加坡 |
| 33 | 香港 | |
| 34 | 香港 | |
| 35 | Robuchon au Dôme | 澳門 |
| 36 | Iggy’s | 新加坡 |
| 37 | Den | 東京 |
| 38 | Wild Rocket | 新加坡 |
| 39 | Gallery Vask | 馬尼拉 |
| 40 | 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 香港 |
| 41 | 香港 | |
| 42 | Kikunoi | 京都 |
| 43 | Cuisine Wat Damnak | 暹粒市 |
| 44 | Wasabi by Morimoto | 孟買 |
| 45 | Bukhara | 新德里 |
| 46 | Raw | 台北 |
| 47 | Nihonbashi | 可倫坡 |
| 48 | Ta Vie | 香港 |
| 49 | Locavore | 峇里 |
| 50 | La Yeon | 首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