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聲音視覺化 梁基爵新作《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探索生活日常

文: a.Ki
2022.07.19

常說出口的「我愛你」比寫出來的珍貴,因為聲音能夠透露人的軟弱、激動、憤怒、哀傷……聲音不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其抽象虛無的特質,更加幫助我們開啟想像的大門。當聲音連結藝術與科技,甚至變得動起來、可見起來,當我們看見聲音,那就是梁基爵(GayBird)的全新藝術科技舞台視聽創作──《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

相信不少人讀書時都寫過「XXX 眾生相」這樣的文章,我們描寫眼前一事一物,但對於聲音,我們懂得的文字或形容詞似乎較為乏善可陳。細思背後原因,大概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並未認真傾聽過聲音。相反,無論身份是作曲家還是媒體藝術家,梁基爵選擇以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情,因為他在意生活上所有細節,包括聲音。

失聲之後 才有了發聲的可能

「我到底要怎樣呈現聲音呢?聲音要如何被消失呢?我覺得這課題彷彿跟我們的生活有很大關係,於是便借助這種科學性的意象,去呈現我們生活中的事情。」發聲與失聲作為梁基爵口中的「科學性的意象」,不但能夠聽得到或聽不到,在空間環境、舞台燈光及機動裝置等配合下,更將聽覺轉化成視覺,將聲音產生、傳遞以至接收的原理及過程呈現出來。

醉心聲音創作的梁基爵,一直思考發聲與失聲的課題。

去年在 M+博物館上演的《18 種發聲與失聲的方法》是《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的前作,表演舞台與觀眾席隔著一大塊落地玻璃,只見表演者張手躺下,背後就是維港,以為就這樣跌入維港了嗎?隔絕了表演者落海或沒有落海的聲音,何不各自想像另一個故事正在進行?失聲之後,其實正是發聲的開始。

移師葵青劇院 續作重新詮釋

聲音是一種波動,以空氣為介質,於是在不同空間之中,聲音有了不同的面相。續作《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移師至葵青劇院上演,空間有別,聲音有所不同,梁基爵亦視之為另一個故事。「要將一件場域特定的作品放到劇場裡,當中有很多東西要重新設計和處理,亦有很多技術和科技上的事情要加進去,在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新的演出。」要重新適應舞台,又將全新的舞台科技融入作品之中,技術總監馮海林(Allen)坦言很喜歡這種挑戰︰「當新的技術或系統或呈現手法出現時,會豐富了劇場的可能性。透過新的科技,可以有新的呈現,給觀眾新的感受,這是科技於我的創作上的一個意義。」

為續作重新設計的圖像,描寫出聲音的各種可能。

加入驅動追蹤裝置 讓聲音被看見

說到演出中的有趣科技,馮海林又說,利用遙控車結合位置追蹤系統不失為一種新嘗試。「我們在之前的作品已經想做位置追蹤,但一直沒有這個機緣,今次在葵青劇院演出我們就想加入遙控車和追蹤系統這兩個元素,由一個在博物館發生的事情變成一個劇場作品,令整件事再進化成一個新作。」

葵青劇院裝設了沉浸式音響系統,梁基爵亦很期待能在其間創作及演出《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今次作品有一些部分是特地為了場地的沉浸式音響系統而創作的,我們會特別在台上運用 3D 麥克風,又會用一些裝置來讓這些麥克風移動,從中產生空間感,再由劇場裡的音響系統來呈現。」

簡單而言,觀眾聽到的,亦可在台上看到,兩者同時在移動,觀眾甚至可以見到聲音是如何運作的。加上多種劇場重要元素如舞台燈光、環迴聲響及機動裝置等,同時結合於前作時全新研發的電子敲擊樂器、物料原音、數碼處理聲效及現場樂手演奏,梁基爵不諱言︰「我想這件事真的要在現場才能感受到。」

《再 18 種發聲與失聲方法》

日期及時間︰

7 月 29 及 30 日* 8pm

7 月 31 日 3pm

地點︰葵青劇院

門票︰$420、$280、$150

*7 月 30 日設有演後座談

查詢:2694 2525

購票:ticket.urbtix.hk/internet/zh_TW/eventDetail/43488

宣傳片:https://youtu.be/LP6dMoGXbh4

 

(資料由康文署提供)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限時搶⚡】Smartech環保智能UV廚餘機!↓

↓ 廚餘轉化成肥料|消除食物異味及殺滅細菌↓

↓ 廚餘轉化成肥料|消除食物異味及殺滅細菌↓

↓【限時搶⚡】Lactovital乳鐵蛋白咀嚼片!↓

↓ 助您健腸/改善消化系統 /提升免疫力 ↓

↓ 助您健腸/改善消化系統 /提升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