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6成港人帶手機入廁所 如廁後洗手卻不消毒手機...洗完等於無洗!

文: U Magazine
2023.01.03

機不離手已成現代人常態,手機染上細菌的機會亦大大增加,消毒及清潔變得重要。有本地調查顯示,逾 6 成受訪者會帶手機入廁所使用,卻坦言在洗手或消毒雙手後,不會同時消毒手機才使用,變相洗完等於無洗!

抗菌塗層及消毒服務公司 airDefender 委託生活易,於 2022 年 9 月至 10 月進行一項「家居及個人衛生意見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共 537 名受訪者,調查顯示逾 6 成 (63%) 受訪者會帶手機入廁所使用,令手機上的細菌倍增。

值得注意的是,近 6 成 (59%) 受訪者坦言在洗手或消毒雙手後,不會同時消毒手機後才使用,使雙手有機會接觸到手機屏幕的細菌,即等同於無洗手。另有近 8 成 (79%) 受訪者稱知道手機比馬桶骯髒,反映港人明知廁所滿佈細菌,卻仍然時刻機不離手將手機帶入廁所,但如廁洗手後卻忽略了同時消毒手機的重要性。

逾 5 成人沒有每天消毒手機
調查發現逾半 (54%) 受訪者每星期消毒手機少於 7 次,相等於沒有每天消毒手機,更有近 2 成 (17%) 受訪者表示一星期只消毒手機一次。最多受訪者表示未能更頻密消毒手機的原因是「經常忘記」(42%),其次為「怕損壞手機」(31%),以及認為「手部細菌太多,再頻密消毒都不能無間斷殺滅細菌」(29%) ,反映很多港人明白需要消毒手機,但卻因各種原因而最終任由細菌在手機上滋生,令手機成為防疫缺口。

近 4 成人因抗疫致過敏
為防止細菌傳播及保持雙手清潔,港人大多用酒精搓手液潔手,調查顯示港人平均每日用 5.5 次酒精搓手液或化學消毒噴霧希望保持雙手清潔。有近 4 成 (36%) 受訪者自己或家人試過因搓手液過敏而出現皮膚問題,如出現脫皮、痕癢、紅腫,甚至引發濕疹。市面上有很多酒精搓手液會加入香料或防腐劑,用後可能會誘發敏感症狀,尤其是濕疹或敏感肌人士,容易出現紅腫及痕癢問題。

有效消毒的 5 大步驟
坊間推出不少抗菌噴霧,消委會表示由於使用消毒用品時,噴劑用量、噴灑距離、作用時間長短、施用方法、物件表面材質等因素,都會影響消毒劑的效能。產品的消毒效能亦有機會隨開封、使用和存放而逐漸下降。若要有效消毒,記得留意以下 5 大步驟:

1.先清潔
有效消毒的先決條件,是做好清潔步驟。建議用清潔劑和清水,先去除物件表面的污垢,才進行消毒步驟。

2.看產品說明
查閱產品所建議適合的使用地點、物料材質和表面類型,如堅硬平滑無孔表面還是有孔表面。

3.留意產品建議作用時間
確保需要消毒物件的表面於指定的作用時間內都保持濕潤。

4.噴灑足夠分量
確保物件表面噴灑充足消毒劑,並讓消毒劑有超過 5 分鐘的時間接觸物件表面,或反覆洗擦。如懷疑物件受污染的風險較高,建議延長消毒劑的作用時間,或增加消毒劑的分量或濃度。

5.小心存放
不宜經常打開消毒劑瓶子,或將消毒劑傾倒至另一瓶子存放,否則隨時影響消毒劑的穩定性和消毒效果。存放時亦應避開熱源和光照。

text/zuki
photo/經濟日報圖片庫、Unsplash

========

同場加映:

【蝸居睇樓團】孝順女為父母打造將軍澳養老Dream House!半玻璃睡房間隔慳冷氣+無地台門柄減家居意外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限時搶⚡】Smartech環保智能UV廚餘機!↓

↓ 廚餘轉化成肥料|消除食物異味及殺滅細菌↓

↓ 廚餘轉化成肥料|消除食物異味及殺滅細菌↓

【免費送💝】ghd限量冰藍美髮造型夾✨

↓一機兩用 雙效熱風造型!↓

↓一機兩用 雙效熱風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