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恐怖「喪屍蝸牛」不停點頭 市民震驚揭背後殘酷真相

文: 溫藹紅
2小時前

近日沙田新城市廣場驚現一隻行為異常的「寄生蝸牛」,其眼柄腫脹且不停上下點頭,場面恐怖惹人注目。經網民討論揭示,蝸牛之所以變成令人毛骨悚然的「喪屍蝸牛」,全因為一個悲慘真相?

沙田恐怖「喪屍蝸牛」不停點頭 市民震驚揭背後殘酷真相

近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分享一段影片,在沙田新城市廣場一家餐廳的桌面上,發現一隻眼柄腫脹且不斷上下擺動的蝸牛,行為十分怪異,引起關注。從片中可見,該蝸牛眼柄帶有明顯綠色圈紋,蠕動時不停點頭,樓主更提醒大家要小心。

不少網民留言指出,該隻蝸牛極可能已被寄生蟲入侵,失去自主控制能力,成為俗稱「喪屍蝸牛」的寄生宿主。寄生蟲透過蝸牛的眼柄展現鮮艷顏色,吸引鳥類捕食以完成其複雜的生活周期。評論中有人形容這畫面既恐怖又令人起雞皮疙瘩,也有人稱自然界殘酷:「其實牠是被寄生蟲寄生的,要如此鮮艷的顏色,就是要鳥類看到吃掉牠,好完成循環」、「冇咗自主能力基本上係死咗」、「第一次看到真實的,有點嘔」。

雙盤吸蟲寄生蟲入侵蝸牛原因?

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官網資料,一種名為「雙盤吸蟲(Leucochloridium sp.)」的蟲,專挑蝸牛屬宿主寄生。

 

 

資料及圖片來源:綠色力量官網Threads


大埔名物14粒蟲卵孵化前一刻突變色!10隻幼蟲破殼而出

早前大埔區出現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產卵孵化現象,其蟲卵因常以14粒為一組排列,被當地居民稱為「大埔名物14粒」。該網民透過Facebook群組「大埔TAI PO」上傳照片,記錄14粒蟲卵從產下到孵化的完整過程。照片顯示,原本呈翠綠色的卵粒在孵化前轉為琥珀色,最終10隻幼蟲破殼而出,「變咗10隻,剩4粒」,引發熱議,不少網友對昆蟲生態感到驚奇!

蟲卵孵化過程引發討論:見到一隻隻仲恐怖

有網民戲稱14粒蟲卵似「青提子」,未料原來會改變顏色,直言「見到一隻隻仲恐怖」、「好似睇緊《異形》第x集咁」、「睇住佢地出世」。都有網民笑言「數清楚呀啦」,又對於為何僅得10隻感不解,樓主則指剩餘4粒「未出世」。

臭屁蟲分泌物具腐蝕性 應避免直接接觸

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又名臭屁蟲、臭椿象等,每年踏入3月左右開始繁殖產卵,主要出現在盛產荔枝、龍眼等果樹地區,專門吸食荔枝與龍眼的嫩枝及汁液,4至7月左右更是繁殖高峰期,由於屯門、大埔等新界地區仍保留果樹種植,荔枝椿象活動較為頻繁,因此不時都會寄居在市民家中的衣物上。

不過須留意,如發現臭屁蟲蹤影,謹記切勿用力拍打或弄穿蟲蛋,否則蟲卵分泌的汁液或令人出現敏感反應。如發現成蟲時,亦建議不要直接拍打,臭屁蟲受驚時會噴射腐蝕性液體,不慎或會致皮膚潰爛,若不幸眼晴更有機會失明,有需要時可以聯繫專業防治單位處理。

資料及圖片來源:Facebook@大埔 TAI PO

↓【送禮🎁】新城市廣場X反斗萌友獨家精品套裝✨!↓

↓ 實用又可愛!3款反斗萌友獨家精品! ↓

↓ 實用又可愛!3款反斗萌友獨家精品! ↓

↓【免費送】美食博覽2025電子套票!↓

↓ 同一門票玩盡四大展覽✨唔同著數等您拎🛍️ ↓

↓ 同一門票玩盡四大展覽✨唔同著數等您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