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代購|23歲女大學生專做深港跨境送外賣 拆解反向代購行業專送一程賺$400+

2024.06.16

近年不少港人喜歡北上消費,甚至衍生出代購服務,現時不少內地人包括大學生會橫跨兩岸為港人送蔬菜、奶茶、酸菜魚等,一般是在港鐵站交收或專送上門,又大讚港人甚少議價、會付小費很大方。

同場加映:

管家王|入伙冇拜四角會行衰運?專家教簡易版拜四角 拆解8大迷思

(文章由深圳微時光公眾號授權轉載) 「港人北上消費」、「香港人買爆深圳」現象頻繁受到關注,與之相伴的是深港「反向代購」的興起與發展。 消費潮流轉向背後,不僅展現了兩地市場與生活的變化,也能窺見城市的發展、時代與個人的連結。

在深圳羅湖口岸,行李箱、巨大袋子和雙肩包是最常見的存在之一。五月一個普通工作日下午,附近的燒臘、起司蛋糕窗口總有人佇立排隊,提著外帶的人絡繹不絕。港鐵入閘口,一位女生拖著推車、盯著手機,神情急切,快速走向電梯,推車上的袋子又大又滿,敞口處露出的是大小不一的外賣。

過去幾年,跨境電商和免稅店日漸成熟,讓傳統香港代購的價格優勢幾乎不再存在,不少「港代」紛紛轉行。 2023年初兩地恢復全面通關後,「北上消費」火爆,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數據,2023年香港居民約有5,300萬人次北上返回內地,訪港中國內地旅客約2,650萬人次,北上的旅客比南下的旅客多2,680萬人次。

內地商品物美價廉,服務周到,不少香港居民到深圳消費,再拿著從盒馬、山姆採購的食物、日用品返港。在大量需求下,有些人做起了“反向代購”,這更像一場橫跨兩岸的“長途外賣”:除了鮮花、蔬菜之外,代購們甚至能買燒烤、奶茶、酸菜魚、冰糖葫蘆等等。

每天下午2點到6點,採購打包完畢,他們開啟一天的跑腿工作,從羅湖、福田、蓮塘等各個口岸過關,湧入港鐵,沿著地鐵線帶著商品等在閘口內,直到夜幕降臨才能分發完,再拉著空蕩蕩的行李箱返深。

遊走其中的代購裡,有些人之前是資深「港代」順勢轉向,也有深港通勤的打工人和學生兼職;還有被裁後的失業中年人,尋找工作機會的寶媽。

以下是深港「反向代購」的敘述:

23歲大學畢業生做跑腿

我們固定人員是3個,新招了兩個長期的跑腿,其他的都是短期的或兼職。我們現在盡量找香港身分證的跑腿,因為你如果不是香港(身分證),其實在法律上是不太允許的。 (註:香港身分證分為兩類,分別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及「香港居民身分證」,凡是年滿11歲或在香港逗留多於180天人士,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分證)

有的跑腿以前也是做運輸,大學生兼職也有。他們跑一天280塊到300多這樣子,拿多拿少都是這個價格,如果比較遠也會有相應小補貼。

我們有兩個微信群,顧客通常是上班族或寶媽,有時可能會點盒馬或山姆代購,有的可能只是單純點外賣。

30元以下收20元跑腿費,100以上收(物品價格的)25%。我們按單算費的,例如你點了蛙來噠和老碗會,那就是兩單。目前我們像荃灣線、屯馬線(這類)偏遠地區的客戶比較多,因為東鐵線比較靠近內地,東鐵線的客戶可能會去選擇一些比較便宜的團隊。

配送分地鐵交收、專用兩種,專送一般都是400塊起。如果需要送上門,可能會加些路費。跑腿小哥上第一個站點開始,我們就能比較準確預估時間點,會把時間表發到群組裡面。

有的客戶會讓菲傭過來幫忙拿東西,我們很難跟菲傭溝通,只能看(客戶對菲傭的)形容,看一下什麼衣服,拿客戶的頭像跟她對一下人。

做下來之後覺得不容易。例如打包,先挑需要去保鮮的,拿出來把冰袋放進去再封,再拿袋子包起來,然後標記——聽著流程簡單,其實花了幾分鐘在這一個外賣上。如果都這樣子包,時間一下子就上去了。

日做12小時不休息

有段時間我自己做客服,從中午11點到半夜11點都不停。有的客戶沒有美團,你要幫他下單,然後下午就開始配送,等到晚上8點多9點之後,就會有人開始問第二天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休息。

這個團隊的創辦人是我姐,她之前是HR。去年3月左右,她有一次去香港,看到很多香港人都帶食物過香港,所以就開始做「反代」。那時各個口岸剛剛通關,香港一些居民可能很久沒回來過深圳了。

去年7月我剛從廣州的一所大學畢業,我是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在香港出生,但其實拿到身分證之後就來深圳這邊生活,我和我姊姊以前是跨境學童,上學時身份認同感比較低。

例如我香港的同學,他出生、住在香港,對香港十分了解,但我住在深圳,上學需要去接觸香港,就變得比較矛盾。我們兩邊都不熟悉──既不是深圳本地人,又不是所謂的香港本地人。現在才變得稍微好一點,生活、工作都在深圳這邊。

在跨國學童期間,特別流行香港代購,例如化妝品、香港的藥品,那時根本沒想過有一天內地這邊反向帶過去香港。

我覺得也是因為我們生活經驗跟別人不一樣,有這樣的商業觸達。我之前在香港兼職,接觸過香港的外賣服務,用得比較多的是foodpanda,裡面步兵比較多,配送費非常高,15港幣起。 (註:由於香港不允許電動自行車上路,外帶小哥主要分為步行的步兵、騎自行車的單車手、騎摩托車的車手)

去年8月可能就到了瓶頸期。那時(越來越多的反向代購出現),壓力特別大,我們調整了策略:因為一開始只有東鐵線和屯馬線,這些其他跑腿代購也在做,一定要整個港鐵路線圖都能覆蓋到;還有一些飲料店沒有封口,我們會加個膠帶封口;我們還租了一個工作室,之前選擇在福田口岸外賣架讓深圳的跑腿員統一接收外賣,但後面人太多了,人家坐的地方可能都放了外賣,就不讓我們在那邊接收了,還有天氣,比如下雨很不方便。

(做「反向代購」)能讓更多香港人接觸到內地美食,有一種滿足感。有一些品牌,香港應該吃不太到,能夠讓他們接觸我覺得也是挺新鮮的。

我有些同學留在香港發展,有一次我在顧客群裡面居然碰到了同學。現在已經有很多內地美食進軍到了香港,我覺得人跟人之間能連結的也有美食這個橋樑。

34歲資深「港代」讚港人大方

去年7月,我偶然看到反向代購,我去過很多次香港,他們吃廣東菜比較多,我沒想到他們會對辣的東西感興趣。我們是多賺100算100,說好每天過港,通常沒有急事不會放假。

東鐵線是最多(人點)的,因為羅湖口岸去東鐵線最方便,沒加費用,而且粉嶺到沙田到大圍這一塊新界區域靠近深圳,買的人更多,他們經常去深圳,也想念這個味道。

不能說一點點就不送,有個顧客第一次就點一杯奶茶,我說你不划算,他說沒關係,我想試試看。第一他對你不信任,第二他也沒試過,但是現在算起來一年多了,他最少消費幾千塊了,越點越多。

我做了大概有一年了,最少碰到有五百個人吧,處成朋友的也有,老死不相往來的也有。例如人家要你帶菸帶酒去香港,根本就帶不了,那就實話實說,不接就好。

有次剛好我有事沒去,有個顧客說下單,發給我看是哪些東西,我就多嘴說了一句「點三個小的魚,你為什麼不點一個大的(因為大的魚算起來更划算)”,就這樣吃了個差評,他以為我嫌東西太少沒去。

香港人基本上都很大方,看你做得好,基本上都會給小費,還給飲料喝,畢竟送這麼遠。有人看到你過節還在送還會發紅包。

做代購可年賺20萬元

我高中畢業就來廣東了,去工地、去工廠都做過,2012年開始做香港代購,有段時間港代很火,應該2014年、2015年,一年十來二十萬能賺得到,當時,我在龍華富士康打工時才3,500塊一個月,還要加班。

我之前也反感有些香港人好像「愛搭不理」的樣子,但後來了解人家說話其實就這樣。在香港,有店舖貼“問路一次十塊錢”,沒貼前很多遊客都來問路,房租在尖沙咀一個店鋪(每月)最少十多萬港幣,換我我也不會理你。

(以前做港代)淘寶賣貨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沖銷量,奶粉只要拿得到貨就賣得出去。現在很多電商轉型做直播,需要大量資金去搞,不是一個小店可以撐得起來的。 2020疫情第一年的時候還可以維持生計,第二年更嚴重了;後來把最後一批貨處理完,疫情都快結束了,也虧了錢。

2023年通關了,我去了解行情,以前香港的奶粉是很便宜的,從藥房買過來,然後給別人代工費還有得賺,但現在比去海南免稅店買還貴,完全沒法做。

香港代購主要服務的是大陸人,「反向代購」主要服務的是香港人。工作節奏也不一樣,現在煩的就是你要快速配送,以前的話就是想著沒貨怎麼辦。

內地人選擇性比較多,他們會在淘寶上貨比三家,香港人也會,但比較喜歡做熟。而且香港人很少講價,因為香港比深圳節奏更快,沒時間去殺價了。香港人時間觀念很重,有的客戶送遲到了,第二次他就不會點了,因為他覺得你浪費了他的時間。

電商營運人士辭職做代購更自由

我家很多親戚在香港,香港吃的、用的貴得離譜,週日去跟朋友吃個飯​​,沒什麼東西量又少,味道不行,服務態度很差。人均200(元),去深圳「吃到吐」。所以他們會來深圳消費,也有很多人需要反向代購。

週六週日,親戚會去惠州釣魚,然後深圳吃飯。香港人過惠州玩的一大堆,惠州房子大部分是香港人買,(香港)住的環境太壓抑了。

接觸的人多了,發覺香港年輕人也比較迷茫,大多想著有條件就往外跑。香港很多東西還是很落後的,有些我們這邊熱度過去了,香港開始流行。我有個表哥開公司做外貿,常常請我幫他在這邊找產品,比如之前他讓我找自發熱馬甲,都早幾年的產品了,他們說很火,香港很多獨立購物平台賣得很好。

現在生活中的創新,是大陸很多,香港跟風,反過來了。我還記得小的時候,香港是風向標:穿的衣服,吃的零食,用的藥,流行的文化,都香港的,那邊走在潮流線上。我小時候就喜歡香港親戚回來,嘉頓餅乾、元朗蛋捲、藍罐曲奇、出奇蛋、大班冰皮,都是印像很深的牌子,都好吃。

以前上水,人山人海的代購,藥、零食、數位產品、包包和鞋子、嬰幼兒用品……現在少很多,一是代購賺不了多少,二是少人買了。

現在來深圳購物的(香港)年輕人大多陪父母來。 (說到)到大陸購物消費,我知道不少香港年輕人會反感,但他們攔不住別人。

我過年前就辭了工作,以前做電商運營,年紀大了在深圳生活成本高,小孩8歲,要讀書,只能找岀路。因為常過香港,4月開始試水跑腿。

憶冒雨來港取藥最辛苦

以前整天坐辦公室,無效會議很多,繁雜的事也多,現在這樣比較自由。最辛苦的一次那天暴雨,一個站給100元跑腿費,幫去香港醫院拿藥,我正在附近吃飯,就接了。

到醫院後拿藥沒經驗,出示了證件照片,醫生給了張單,幾乎都是英文,看不懂,這問那問的,才知道怎麼支付和取藥。取完藥準備去餐廳,剛岀醫院就下大暴雨,回不去了,我只能冒雨沖,鞋子襪子濕透了,急的。

未知物我不想接,例如曾經遇到一個客戶說幫帶個東西到香港,說得很含糊,不說明具體的,我怕是違禁品沒敢接。昨天帶個藥過去,客戶說了是藥,但我一定要拆開看,她同意了我才接。

這邊(深圳)帶過去的藥,吃了護眼的,護牙齒的,可能看醫生開藥便宜吧。香港人很多來就診,香港做手術,公立的有免費的或很便宜,但要排期,我表弟之前(在香港)排個公立醫院手術,要排3年,後面去台灣的私立醫院做的。

接單客戶裡年紀不同,帶的東西也不同。年輕人是帶奶茶、週黑鴨、糕點比較多;年紀大的帶花、文件、土特產,還有帶菜的。接觸香港人多,他們其實對我們這行挺友善的,交接過程中會說「辛苦曬」、「不該曬」(十分感謝),之後還會在微信發訊息感謝。

這個路子走得通,我想往大了創業,服務也是可以出售的,只要有需求。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送PHYSIOGEL全新男士護膚系列】

↓ 為男士們全天候水分修復💧↓

↓ 為男士們全天候水分修復💧↓

↓【夏日密密賞☀️】小魚兒海鮮盛宴😍 ↓

↓ 烤魚二人餐 / 龍蝦二人餐 / 炭火風味烤凌波魚 / 澳洲龍蝦!↓

↓ 烤魚二人餐 / 龍蝦二人餐 / 炭火風味烤凌波魚 / 澳洲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