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全紅嬋/女子10米高台跳水/成長背景/訓練】17歲國家隊選手全紅嬋昨日(6日)再於巴黎奧運女子10米高台跳水奪得金牌,憑「水花消失術」在首跳便獲得7個10分滿分,隨後一路領先,最終成功衛冕,這是她在兩屆奧運中獲得的第三枚金牌,打破了伏明霞的紀錄,以17歲131天成為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的三金得主。金牌背後是經過無數的訓練,全紅嬋因出生農村家庭,自幼甚少娛樂、沒去過遊樂園,至7歲開始跳水,童年都在訓練中度過,努力不斷只為賺錢為媽媽治病。
同場加映:
自評50分 否認「天才少女」
全紅嬋在決賽壓軸登場,第一條即跳出完美表現,獲得7位裁全部10分滿分。不過賽後全紅嬋接受訪問時表示,對自己的表現只打50分,「除了第一跳,後面都還不夠完美」,同時否認自己是「天才少女」,「這些都是練的,一遍一遍地去練,在這期間很辛苦。這三年裡,有自己的辛苦、淚水,也有開心的時候。拿到這枚金牌很不容易。」她又形容過去三年「挺不容易」,體重轉變和改動作是最大的挑戰,幸得教練陳若琳的支持與鼓勵。
巴黎奧運 賽事重溫| 女子跳水單人10米高台決賽
對於會否擔心因失準失金,全紅嬋就表示自己並沒有太大壓力,「因為後面還有她(陳芋汐),哪怕我跳不好,有她在後面扛,我就把自己做好,沒想其他的」。
出生農村家庭 7歲開始跳水
在3面金牌的背後,全紅嬋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她來自一個貧困家庭,父母以務農為生。7歲時,她被啟蒙教練發掘,開始接受跳水訓練,隨後加入廣東省隊及國家隊。她的父親透露,這十年間全紅嬋很少回家,主要透過視像通話與家人聯絡,而她在電話中甚少談及自己的壓力,為免打擾女兒,家人都不會經常聯絡她,只是透過網上或新聞得知她的最新消息。昨晚賽後記者有問及父母有沒有看她比賽,她表示「他們在家也特別辛苦的,做那些工作。然後謝謝他們吧。」
跳水賺錢為母治病 訓練中度童年
全紅嬋自小便明白生活艱辛,曾透露放假時只能待在家裡,沒有去過遊樂園或動物園,家人則形容她非常「懂事」,不挑食,也從不向父母索零用錢。而她接觸跳水的初衷,正正為了改善家庭狀況,賺錢為母親治病。在2017年時,全紅嬋的媽媽騎電動單車時不幸遇車禍撞斷肋骨,捲進貨車底被嚇到,留下癲癇後遺症,有時會突然暈倒及口吐白沫,病發嚴重有機會死亡,全紅嬋曾表示,「我只想賺錢給她治病,因為家裡需要很多錢才能治好她的病」。
艱苦訓練日跳300次
成功非一朝一夕,擁有天賦也需要勤奮訓練才能成就,為了媽媽,全紅嬋每日訓練7至8小時,完成多達300次的跳水,動作不標準還會主動加碼,除了水上訓練,也會有不少陸上體能訓練。由於長期的水中訓練,導致髮質受損,她只能剪短頭髮。
各項訓練逐格睇:
父母拒外界送樓繼續務農
全紅嬋在東京奧運一戰成名後,隨即有當地公司企業表示願意為全紅嬋家人贈送金錢物資、房產,甚有人願意出20萬元(人民幣,約22萬港元)酬勞,希望他拿著花與對方合照。不過全爸爸均一口拒絕,明言不希望靠女兒的名氣坐享其成,繼續在農村務農,隨後她也拒絕了許多廣告代言,不接受外界的捐款和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