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想法而努力,將其變成現實!」美國一名15歲少年自幼愛以家中洗潔精、洗衣粉做各種實驗,甚至幾乎發生意外燒屋,但實驗精神也令他萌生研製一款「治癌肥皂」想法,每塊成本只需50美分(約4港元),希望為現今皮膚癌治療帶來改變,成為醫學研究上一大突破,他最近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24年度最佳兒童。
同場加映:
據《時代》(TIME)雜誌報道,現年15歲的Heman Bekele出生於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4歲隨家人移民美國,現在讀10年級(相等於香港中四)。他自幼已展現出科學頭腦,4歲已嘗試進行各種科學實驗,將家中能找到的東西混合,並觀察由此產生的不同東西,「它們只是洗潔精、洗衣粉和其他常見的化學物,我會把它們混合再放過夜,看看會發生甚麼事,很多都是完全隨機地混合」。
在Heman 7歲生日前的聖誕節,他收到一套化學套裝,其中包括有氫氧化鈉,那時他自行在網上搜尋,了解到鋁和氫氧化鈉混合的化學反應可產生大量熱量,令他想到或許自己能改變世界,「我認為這可能是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但我差點就引起火災」。
父母教誨育成「治癌肥皂」想法
實驗精神令他在去年想出研製「治癌肥皂」,這個發明要由他小時候說起。父母從小就教導Heman和姊妹穿衣要把四肢遮蓋、長時間待在戶外又不塗防曬霜很危險,而他兒時經常見到工人在烈日下工作,卻未對皮膚作任何保護,令他開始思考有否更好的解決方法。
數年前Heman讀到有關「咪喹莫特」(imiquimod)的資訊,該是一種抗皮膚癌藥物,通常以乳膏形式生產,他想到或許可將這種「救命藥物」製成肥皂,令人們更容易得到和使用,這比治療皮膚癌的4萬美元(約31萬港元)費用便宜得多。他表示:
「甚麼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想法,每個人都可以使用、包括社會經濟階層?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肥皂來洗澡,所以肥皂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實踐遠比想像困難,因為咪喹莫特的功效會被水沖走,但他想到將肥皂與脂質奈米顆粒結合,令肥皂泡沫被沖走後,帶有咪喹莫特的顆粒仍能殘留在皮膚。
獲大學教授賞識 借出實驗室做研究
去年10月,Heman憑這個創新想法勝出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獲得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獎金,作為研究的起動資金,下一步就是尋找專業的實驗室。今年2月,他參加黑色素瘤研究聯盟的活動,結識到分子生物學家兼大學助理教授Vito Rebecca,對方被其熱情打動,邀請他到自己的實驗室展開「治癌肥皂」研究,甚至提供贊助,並擔任他的首席研究員。
研發或需10年 需平衡學業
近半年來二人每天待在實驗室做研究,Heman明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要測試肥皂,還要為其申請專利和獲得FDA認證,或需時10年,不過10年後Heman也只有25歲,很多醫學生在這個年紀甚至還未完成研究生課程,反映他有很大的領先優勢,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致力實踐他的想法和進行推廣,今年6月他就在一場科學家座談會中對著8,000人發表演講,他形容「這很傷腦筋,但很有趣」。為平衡學業,開學後他會減少去實驗室的次數。除了做實驗,他亦是學校軍樂隊成員,負責演奏長笛和長號,他也熱愛打籃球、閱讀奇幻小說和捉國際象棋,但他強調自己仍會對研究全力以赴。
獲《時代》雜誌評為最佳兒童
Heman最近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24年度最佳兒童,他為此感謝父母為他的成就奠定基礎。其母親是一名教師,父親是美國國際開發署的人力資源專家,他們當年為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也令他對學習充滿熱情。
對於自己只有15歲便取得醫學成就,Heman仍然保持謙虛,「任何人都可以做我所做的事情,我只是剛巧想到一個主意,為這個想法而努力,並且將其變成現實」。不過他指醫學、工程、人工智能的科學突破似乎發展得越來越快,擔心人們可能已經達到飽和點,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態,認為一切都已經完成,我沒有甚麼可以再做,對於任何有這種想法的人,我想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耗盡想法,即管繼續發明,不斷思考新的方法來改善我們的世界,並不斷使其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