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寸金尺土,雖然港府有推出不同房屋政策助港人上樓,但想要買樓置業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最近有港男於社交平台發文,他回想起當年不少港人有眼無珠,天水圍「前居屋」竟然無人問津,最終慘被淪為公共屋邨。帖文引起討論,網友反應兩極,有人認同樓主說法,「當年買咗真係人生贏家」;但亦有網友認為以上說法是「事後孔明 」,並列出2原因力證「變公屋」勢在必行?
天水圍「前居屋」當年無人買 港人錯失上車好機會?
日前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公屋討論區」發文,他在文中提到位於天水圍的天恆邨,原先是被納入「可租可買計劃」的居屋屋苑,後來因為無人購買,政策失衡最終停售。為了挽救樓市,港府將天恆邨原有單位亦變為公屋,令他不禁慨嘆道「想當年,起左十幾座你地都唔買」,港人錯失了買樓上車的好機會。
▼原帖文▼
獲封天水圍最正公屋:當年買咗真係人生贏家
帖文一出,隨即引起關注和討論,網友大讚天恆邨絕對是天水圍最正公屋,「居屋間隔有套房,樓下商場食肆巴士總站」;亦有網友留言補充,除了天恆邨外,就連鄰近的俊宏軒、天逸邨也是作規劃作居屋用途,只是因為政策失衡最終停售,紛紛表示「當年買咗公屋嘅真係人生贏家,宜家轉手都賺返幾倍」。
網友2原因力證「變公屋」勢在必行
但有網友認為,以上說法未免是「事後孔明 」,並指出當年經濟不好,加上天水圍的交通配套尚未齊全,居屋停售是一定會發生的事,「出荃灣都一個鐘,買咗可租可買既都瀨晒嘢」、「當年經濟唔好,樓價大跌,啲居屋冇人買」、「N年前做兄弟第一次入天水圍,坐車坐到慌」。
翻查資料,天恆邨原名為「天恒苑」,共有14座大廈,原本是作居屋出售,採用和諧式設計,於2001年落成入伙。1997年時任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年要興建八萬五千個單位(即 八萬五起樓計劃),而天恆邨亦成為計劃中的屋苑之一,後來因政策失衡,計劃被逼「腰斬」,原有單位亦因此變為公屋。
排公屋7年半首派天水圍「前居屋」 仲有齊廚櫃地板間隔?
早前有大埔街坊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發文,稱一家人輪候公屋7年半,最近終於收到首派通知,獲派天水圍俊宏軒一個約400多呎的單位,月租約$2,500,「雖然小朋友要轉校」,但他仍感恩稱「完美畢業了」,並上傳照片跟其他網民分享屋內狀況。
從照片中見到,屋內格局參照居屋,做工與一般公屋有所不同,單位內採光良好,已間好2個房間,廁所、廚房的固定裝置/設備保養情況相當良好,有齊廚櫃地板間隔,基本上可以即刻入住,難怪連樓主也不禁表示「系(係)呀。不過我都會搞小小」。
網友大讚好過買居屋
不少網友看到帖文後,紛紛表示羨慕「好正喎,居屋變公屋」、「好過買居屋」、「裝修慳好多呀」、「俊宏軒正嘢喔 羨慕」、「真係比中六合彩開心」、「居屋質素…正到爆」,並大讚天水圍俊宏軒是好地方,居屋間隔,附近有齊日常生活配套所需,而且交通也非常方便。
但亦有網友感到不解,詢問「點解派居屋既」、「居屋?」、「公屋定居屋」,其後有網民留言解答,「喺公屋嚟嘅、正到冇朋友」、「俊宏軒興建時規劃係居屋,02年停售居屋後,入伙至今一直轉左做公屋」、「以前私人承建商有份起嘅居屋」、「私人參建公屋無論單位間隔和室內裝修都畀其他公屋優勝」。
事實上,俊宏軒原本為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因此做工與一般公屋不一,由房委會聯同私人機構合作發展的一個公共屋邨,整個工程耗資達15億港元,原本為私人機構參建居屋,現已改作公共屋邨作出租用途,所以做工設計與一般公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