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分析預測!天文台不排除引發香港海嘯 4大因素影響波振幅

文: 溫藹紅
2025.02.20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香港海嘯|近期日本官方機構的地震海嘯專家,持續就南海海槽發生地震的潛在風險多次作出警示,強調若該處發生大地震,日本關東至九州一帶的太平洋沿岸有可能面臨超過10米的巨大海嘯,提醒民眾為隨時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地震作好準備。天文台發佈最新文章,分析大地震可能引起跨越海洋的海嘯,對香港亦有潛在影響,當局不排除引發香港出現顯著海嘯,有4大因素會影響海嘯波振幅,即睇點講?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機率增至82%!天文台不排除引發香港海嘯 4大因素影響波振幅

天文台發佈最新文章《日本南海海槽的地震風險及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從科學角度探討南海海槽的地質特徵、地震活動、及其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南海海槽為何較大概率發生地震?

南海海槽位於日本南面海域,由日本駿河灣延伸至日向灘海域,長約700公里,它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聚合型板塊邊緣(圖1)。

南海海槽每隔100至200年 會發生8級或以上巨大地震

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在2013年發布了南海海槽的地震活動長期評估報告。

日本於2012年發布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模型檢討會的第二次報告。針對南海海槽可能發生但頻率極低的最大級別海嘯,以9.0至9.1級的地震設定海嘯模型,估算南海海槽可能造成的災害,以達至防災效果。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由2004年開始在每年1月1日,更新活動斷層帶與俯衝帶地震的長期評估結果。對於已知近期發生過三次或以上地震的區域,如南海海槽,基本上假設在同一地點地震會遵循相對固定的時間週期重複發生,再利用歷史地震作出統計及建立時間預測模型,得出重現週期和地震發生概率。在假設震級的地震未發生前,地震發生概率會隨時間推移增加。

  • 對於南海海槽可能發生的8至9級巨大地震,由日本的時間預測模型在長期評估中得出的標準重現週期為88.2年。對上一次8級或以上的地震是1946年8.0級昭和南海地震,即與現在已相距79年。
  • 根據2025年的最新評估,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內發生8至9級地震的概率由2024年約74% - 81%提升至2025年的75% - 82%(圖4)。

天文台拆解南海海槽地震 對香港的潛在影響

香港位處歐亞板塊之內,並非處於板塊邊緣,最接近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地方亦距離約600公里,因此不會即時受到發生在板塊邊緣或地震帶附近的巨大地震影響。然而,香港在過往也曾記錄得海嘯所帶來的輕微水位異常,而這些海嘯大都是由在南中國海或太平洋發生的地震所引發。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以東海域的日本海溝發生了9.0級大地震,當時香港錄得最高的水位異常為0.2米。由於南海海槽比日本海溝較接近香港,當該處發生大地震時,香港也可能記錄到輕微的水位異常。

▼香港有機會出現海嘯?

▼4大因素影響海嘯波振幅▼

然而,除了震源位置及震級這些基本地震參數外,地震破裂過程、震源附近地質構造、近岸及海底地形等複雜因素也會影響到達香港的實際海嘯波振幅。如果預料該地震會引發香港出現顯著海嘯,而海嘯會在3小時內抵達香港,天文台指會發出海嘯警告,提醒市民採取預防措施。至於其他情境,天文台亦會採取措施:

在海外旅遊的市民亦需留意當地政府發出的地震及海嘯的資訊和警告,保持鎮定及迅速作出適當的反應。

資料及圖片來源:香港天文台

用App睇片‧賺積分‧換獎賞!

認住 U Fun 標誌「」, App內睇文同睇片可隨時捕捉U Fun彩蛋, 換領現金券及禮品!

開啟 App 成為會員賺U Fun!

↓【限時搶⚡】原箱茄汁味波浪薯條↓

↓ 波浪形切口更加香脆|酸酸甜甜,惹味滿分↓

↓ 波浪形切口更加香脆|酸酸甜甜,惹味滿分↓

↓【限時搶⚡】小牧味屋酒鬼花生↓

↓ 原味、麻辣味|睇波、煲劇、聚會必備↓

↓ 原味、麻辣味|睇波、煲劇、聚會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