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隊在大型賽事上突破不斷,去年巴黎奧運上更贏得兩金兩銅共四面獎牌的好成績,這波運動熱潮更令大眾關注運動員的薪酬待遇問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於24日宣布,所有精英運動員資助額下月起上調8.3%,其中「成年隊」的資助額會由現時每月$7,130提高至一萬元。消息一出,港人對此反應兩極,有人慨嘆「運動員果然無前途」,但也有人認為運動員無疑是用納稅人的錢去追夢?
「成年隊」每月資助提升至1萬元
本周一(24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昨日(24日)公布精英體育項目資助機制檢討內容,除了桌球和網球未來兩年內會維持在A級項目,同時宣布上調所有精英運動員(包括殘疾運動員)的直接資助,由4月1日起資助額上調8.3%,其中的「成年隊」隊員每月資助$7,130提升至1萬元,以提升精英運動員支援,讓他們更投入訓練。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做法是提升精英運動員支援,讓他們更投入訓練,同時吸引投身做運動員。但她強調運動員不是「打工仔」,努力和汗水不能用金錢測量,坊間對於運動員「薪酬」的看法要修正,體院亦提供教練、醫療等多方面支援。
香港各級運動員每月收入一覽
翻查資料,香港體育學院(體院)會為「A級」精英項目及「個別精英運動員資助計劃」的精英運動員提供「精英訓練資助」。根據「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 2024-2025」資料顯示,現時成年運動員類別共分為「精英甲+」、「精英甲」、「精英乙+」、「精英乙」、「精英丙」以及「成年隊」,並依據運動員在奧運或世界錦標賽會上的成績主作為歸類,其中歸類到「精英甲+」的運動員每月可獲$44,500資助。
延伸閱讀:江旻憓哽咽親述奪金最大原因!用600萬獎金做2件事獲讚善良!香港各級運動員每月收入一覽!
馬會獎金支持優秀運動員 最高可獲6百萬?
此外,香港賽馬會的「優秀運動員奬勵計劃」亦會在大型比賽中,為優秀的運動員送上可觀的獎金。去年巴黎奧運時,香港賽馬會更將獎金加碼,個人項目的金銀銅牌分別可獲$6,000,000、$3,000,000及$1,500,000。當時「世一劍后」江旻憓與「193劍神」張家朗都有獲得金牌,換言之,二人可獲得600萬港元獎金。
各行業月入中位數比較
雖然「精英甲+」運動員每月可獲$44,500的資助,看似高於港人月入中位數的$22,000,不過「精英乙」及「精英丙」的全職運動員每月標準資助分別只有$16,220及$11,520,最低的「成年隊」下月刀由每月$7,130升至$10,000,而且還要面對傷患、不停精進技術以及考慮日後的生活,可見做全職運動員絕對不容易。
延伸閱讀:香港最新月入中位數出爐!月入呢個數跑贏一半打工仔!做呢行最賺得!
部分港人不同意上調資助:搵市民資助佢地追夢
消息一出,港人對此有兩極反應,本地討論區上更出現相關帖文,部分網友不同意上調運動員的直接資助,認為這樣做無疑是在用納稅人的錢助運動員去追夢,「做運動員要r資助就搵d贊助商啦,下下都要搵納稅人」、「要搵市民資助佢地追夢,認清楚自己能力仲好啦」。有網友則指出,放眼全世界,只有內地和香港會把運動員當做,「全世界得香港運動員最幸福,有人工比佢地全職玩」、「全世界除咗香港同大陸,有邊個地方做運動員係有糧出」。
▼網友點睇▼
有網友力撐:呢d資助運動員係好事
留言中,亦有不少網友認為上調運動員直接資助是好事,「鼓勵吓,好過派俾綜援」,並指出這些預算僅佔政府開支的一小部分,卻會為香港帶來間接的經濟效益。對於運動員薪酬待遇,有網友感到驚訝,直言其薪水低得驚人,「少過做保安,少過最低工資...」、「運動員果然無前途」、「公屋富戶都好過做精英運動員」。
▼網友點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