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出現新興現象「釣魚就職」是甚麼?越來越多年輕求職者在獲得錄取通知後,竟在報到當日神秘消失,這種被稱為「釣魚就職」的行為正在Z世代間快速蔓延。據最新調查顯示,高達34%的Z世代(1997年至2009年出生)坦承有過類似經歷,背後究竟隱藏哪些職場矛盾?本文整理4大原因,讓大家加速了解全新職場現象!
釣魚就職的定義是甚麼?
「釣魚就職(career catfishing)」指的是求職者接受工作邀約後,卻在入職當天無預警失聯。根據CV Genius發布的《2025未來工作調查》(2025 Future of Work Survey)指出,高達34%的Z世代坦承自己曾出現「釣魚就職」行為,遠高於千禧世代的24%,而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分別僅得11%和7%。這種現象反映出新一代求職者與傳統職場文化的激烈碰撞,到底真正原因是甚麼?
4大關鍵因素解析「釣魚就職」現象
因素1:對HR低效招聘的反擊
許多Z世代求職者不滿企業冗長的招聘流程,特別是遭遇人事部門態度冷淡或回覆遲緩時,他們或會選擇用「消失」來表達抗議。這種「以牙還牙」的行為,實則是對傳統招聘模式的不滿宣洩。
因素2:持續追求更好的工作機會
在就業市場供需失衡下,年輕求職者傾向先接受現有Offer,同時繼續尋找更理想工作。一旦獲得更好條件,便會果斷放棄先前承諾,反映出「騎驢找馬」的現實考量。
因素3:對抗虛假職缺
面對部分企業釋出的「假職缺」,即看似誘人實際上卻不存在的工作機會,部分Z世代或曾紅上當受騙,因此及後會選擇用「假報到」來作出反制。這種「以假制假」的手段,突顯職場上勞資雙方的信任危機。
因素4:工作價值觀轉變
Z世代將工作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追求對生活與工作的更高自主權。根據數據顯示,41%Z世代會同時從事多份遠端工作;有44%則可能短暫選擇露面後便離開,39%甚至會進行「安靜休假」,沒有預警地自行休息,這些行為正顯示Z世代在重塑職場規則。
企業如何改善Z世代在新型職場的關係?
調查指出,企業可以透過優化招聘效率、提升透明度來吸引Z世代人才,年輕求職者則需要在表達訴求的同時,培養專業的溝通能力,唯有雙方相互理解與調整,才能創造更具包容性的職場環境。不過,留意上述調查訪問了1,000名英國的在職員工,並非完全反映本港的職場情況。
資料及圖片來源:CV Genius《2025未來工作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