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早前向政府建議,在全港公共屋邨增設「無煙層」,將非吸煙家庭集中編配至特定樓層,以減少住戶受二手煙影響,並計劃逐步擴展至全幢大廈禁煙。然而,此提案遭到立法會議員質疑,直斥矯枉過正,更指有可能加劇的公屋輪候問題。
議員:措施矯枉過正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日前表示,將會向政府建議在公屋設立無煙層,安排不吸煙的住戶入住特定樓層,以確保住戶不受二手煙影響,之後再逐步推展至全幢大廈及社區全面禁煙。不過建議受到議員質疑,認為不應以基本市民住屋權利作為禁煙手段。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批評,以限制住屋權利推動禁煙是「矯枉過正」,他建議優先透過現行扣分制加強執法,而非強制調遷。他亦強調,若實施無煙層,則需要在公屋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推行,並僅限於新建公屋,避免因調遷引發矛盾。
恐推行措施會延長輪候公屋時間
另一委員梁子穎則憂慮執行困難及增加輪候上樓時間。目前房署需時約半年處理單位編配,增設無煙層恐影響政府「三年半上樓」承諾。他亦質疑分配公平性及執行難度,例如若將無煙層設於高層,如何防止有人謊稱非吸煙者以獲編配至上層單位?」
在屋邨公共地方吸煙扣5分
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在屋邨公共地方(包括大廈內的電梯大堂、電梯內、走廊、樓梯;以及室外地方包括公園、休憩地方、遊樂場、廣場及表演場地、行人路等)吸煙或攜帶燃着的香煙,包括已啟動的另類吸煙產品(如電子煙、加熱煙產品和草本煙),違者則被扣5分及罰款$1500。
政府十項短期控煙措施
政府於2023年7至9月展開了控煙策略公眾諮詢,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市民支持進一步降低吸煙率。隨後,政府在2024年6月宣佈了短、中、長期控煙措施建議,其中十項短期控煙措施將於2024年內展開立法工作。措施包括:禁止排隊時吸煙、擴大法定禁煙區至指定處所的出入口指定範圍及增加罰款、全面禁止電子煙、加熱煙等另類煙等。
來源:HKET、HKET圖片庫、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